词典

芄兰的意思

wánlán

芄兰


拼音wán lán
注音ㄨㄢˊ ㄌㄢˊ

繁体芄蘭

词语解释

芄兰[ wán lán ]

⒈  即“萝藦”。多年生草质藤本。具乳汁,叶腋生有总状花序,内有多数种子。茎、叶、果实入药。

butterfly weed;

引证解释

⒈  植物名。又名萝藦。多年生蔓草。茎叶长卵形而尖。夏开白花,有紫红色斑点。结子荚形如羊角,霜后枯裂,种子上端具白色丝状毛。茎、叶和种子皆可入药。

《诗·卫风·芄兰》:“芄兰之支,童子佩觿。”
毛 传:“芄兰,草也。”
郑玄 笺:“芄兰柔弱,恒蔓延於地,有所缘则起。”
陆玑 疏:“一名萝藦。 幽州 人谓之雀瓢。”

国语辞典

芄兰[ wán lán ]

⒈  植物名。萝藦科萝藦属。多年生草本。蔓生,叶心形,对生,茎、叶含白色汁液,可食。果实大,种子生白絮,随风飞散。

⒉  《诗经·卫风》的篇名。共二章。

根据诗序:「芄兰,刺惠公也。」
首章二句为:「芄兰之 支,童子佩觿。」

“芄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án]  

芄

汉字
读音[wán]
注音ㄨㄢˊ
部首[艹]  草字头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3
异体字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284
其它编码五笔:avyu 仓颉:tkni 郑码:eqs 四角:44517
笔顺编码122354
笔顺笔画一丨丨ノフ丶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 点

“芄”字的意思

〔芄兰〕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。蔓生,夏日开白色小花。子实、茎可供药用。

“芄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wán ㄨㄢˊ

 ◎ 〔芄兰〕多年蔓生草本植物,断之有白汁,可食。叶对生,心脏形。花白色,有紫色斑点。茎、叶和种子均可入药。

“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án]  

兰

汉字
读音[lán]
注音ㄌㄢˊ
部首[丷]  倒八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3
异体字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70
其它编码五笔:uff|udf 仓颉:tmm 郑码:uabd 四角:80101
笔顺编码43111
笔顺笔画丶ノ一一一
笔顺名称 点 撇 横 横 横

“兰”字的意思

1.兰花,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。花清香,可盆栽供观赏。

2.兰草,即泽兰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卵圆形或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

“兰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蘭)

lán ㄌㄢˊ

指“兰草”和“兰花”:兰艾(“兰花”和“艾草”,喻君子和小人)。兰谱(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。兰有香味,喻情投意合)。兰摧玉折(喻贤人夭折,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)。 古书上指“木兰”。 古同“栏”,家畜圈(juàn )。 古同“斓”,斑斓。 姓。

英语 orchid; elegant, graceful

德语 Orchidee (S)​,Lan (Eig, Fam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