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称“土偶人”、“土禺人”、“土耦人”。泥塑的人像。泥塑的神像。
⒈ 亦称“土偶人”、“土禺人”、“土耦人”。泥塑的人像。
引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今者臣来过於 淄 上,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。”
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今旦 代(苏代 )从外来,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禺音偶,又音寓。谓以土木为之偶,类於人也。 苏代 以土偶比 涇阳君,木偶比 孟尝君 也。”
汉 刘向 《说苑·正谏》:“见一土耦人,方与木梗人语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龙阳 宋朝,犹土偶之冠夜光; 籍孺 董 邓,犹锦紈之裹尘埃也。”
《朱子全书》卷二:“然所谓涵养工夫,亦非是闭眉合眼如土偶人,然后谓之涵养也。”
⒉ 泥塑的神像。
引《南史·萧猷传》:“当此时,庙中请祈无验。十餘日,乃见侍卫土偶皆泥湿如汗者。”
宋 陆游 《秋社》诗:“不须諛土偶,正可倚天公。”
清 许缵曾 《睢阳行》:“中丞飞檄榜通衢,沉其土偶庐其居。”
⒈ 用泥土塑成的人像或神像。
引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「今者臣来过于淄上,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。」
宋·陆游〈秋社〉诗:「不须谀土偶,正可倚天公。」
德语Dogu (Kunst)
“土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ǔ]
汉字 | 土 |
---|---|
读音 | [tǔ] |
注音 | ㄊㄨˇ |
部首 | [土] 提土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3 部外:0 |
异体字 | 圡 ???? 社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71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fff 仓颉:g 郑码:ba 四角:40100 |
笔顺编码 | 1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|
1.土壤;泥土:黄土。黏土。土山。土坡。土堆。
2.土地:国土。领土。
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土产。土话。这个字眼太土,外地人不好懂。
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法。土专家。土洋并举。
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土里土气。土头土脑。
6.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
7.姓。
基本字义
土
tǔ ㄊㄨˇ
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黄土。疆域:国土。领土。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不合潮流:土气。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姓。英语 soil, earth; items made of earth
德语 Erde (S),Radikal Nr. 32 = Erde, Boden, Land, unkultiviert (S)
“偶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ǒu]
汉字 | 偶 |
---|---|
读音 | [ǒu] |
注音 | ㄡˇ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9 |
异体字 | 遇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07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jmy 仓颉:owlb 郑码:nklz 四角:26227 |
笔顺编码 | 3225112521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钩 竖 提 点 |
1.用木头、泥土等制成的人像:木偶。偶像。
2.双数;成对的(跟“奇(jī)”相对):偶数。偶蹄类。无独有偶。
3.配偶:佳偶。
4.姓。
5.偶然;偶尔:中途偶遇。偶一为之。偶感风寒。
基本字义
偶
ǒu ㄡˇ
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:偶像。木偶戏。双,对,成双成对,与“奇(jī)”相对:偶数。偶语(相对私语)。对偶。无独有偶。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:偶或。偶然。偶合。偶尔。偶感。偶发事件。指丈夫或妻子:佳偶。配偶。英语 accidentally, coincidently; an ido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