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吞毡的意思

tūnzhān

吞毡


拼音tūn zhān
注音ㄊㄨㄣ ㄓㄢ

繁体吞氈

词语解释

吞毡[ tūn zhān ]

⒈  汉苏武于武帝天汉初出使匈奴,匈奴欲降之,武不屈,被幽大窖中。断饮食,武啮雪,与毡毛并吞之。后徙北海,杖节牧羊十九年。及还,须发尽白。事见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后以“吞毡”为坚贞不屈之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汉 苏武 于 武帝 天汉 初出使 匈奴,匈奴 欲降之, 武 不屈,被幽大窖中。断饮食, 武 啮雪,与毡毛并吞之。后徙 北海,杖节牧羊十九年。及还,须发尽白。事见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后以“吞毡”为坚贞不屈之典。

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六:“纪文达 弔以七律二章,有云:‘ 延陵 掛剑心相许, 属国 吞毡志竟成。’”
苏曼殊 《落日》诗:“谁知 北海 吞毡日,不爱英雄爱美人。”

“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ūn]  

吞

汉字
读音[tūn]
注音ㄊㄨㄣ
部首[口]  口字旁
笔画总笔画:7 部外:4
异体字 吴 呑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41E
其它编码五笔:gdkf 仓颉:mkr 郑码:agj 四角:10608
笔顺编码1134251
笔顺笔画一一ノ丶丨フ一
笔顺名称 横 横 撇 捺 竖 横折 横

“吞”字的意思

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

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
“吞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tūn ㄊㄨㄣˉ

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
英语 swallow; absorb, annex, engulf

德语 einnehmen, ergreifen ,hinunterschlucken, verschlucke ,Tun (Eig, Fam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