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同文馆的意思

tóngwénguǎn

同文馆


拼音tóng wén guǎn
注音ㄊㄨㄥˊ ㄨㄣˊ ㄍㄨㄢˇ

繁体同文館

词语解释

同文馆[ tóng wén guǎn ]

⒈  宋代四方馆之一。专以接待青唐、高丽使节。清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。1862年(同治元年)在北京成立,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主要学习外文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宋 代四方馆之一。专以接待 青唐、高丽 使节。 宋 王应麟 《小学绀珠·制度·四方馆》:“四方馆。

宋 :都亭驛 以待 辽 ;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、阿黎、于闐、新罗、渤海 ; 怀远驛 以待 交趾 ;同文馆以待 青唐、高丽。”
《宋史·礼志二二》:“绍兴 二年, 高丽 遣使副来贡,并赐酒食于同文馆。”

⒉  清 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。1862年( 同治 元年)在 北京 成立,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主要学习外文。参阅《清续文献通考·学校十四》。

《清史稿·选举志二》:“又震於列强之船坚礮利,急须养成繙译与製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。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,曰京师同文馆,曰上海广方言馆,曰福建船政学堂及南北洋水师、武备等学堂。”
严复 《原强》:“海禁大开以还;所兴发者亦不少矣:译署,一也;同文馆,二也;船政,三也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我却晓得去年三月,京里开了同文馆,考取聪俊子弟,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。”

国语辞典

同文馆[ tóng wén guǎn ]

⒈  宋代四方馆之一。专门接待高丽使臣的别馆。

《宋史·卷一一九·礼志二十二》:「绍兴二年,高丽遣使副来贡,并赐酒食于同文馆。」
《宋史·卷一六五·职官志五》:「同文馆及管勾所,掌高丽使命。」

⒉  清咸丰十年(西元1862)​在北京所创立的外语专门机构。分为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文等科,造就外交、翻译人才。

《清史稿·卷一〇七·选举志二》:「震于列强之船坚炮利,急须养成繙译与制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。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,曰京师同文馆,曰上海广方言馆。」
《孽海花·第二回》:「我却晓得去年三月,京里开了同文馆,考取聪俊子弟,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。」

“同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tóng]   [tòng]  

同

汉字
读音[tóng][tòng]
注音ㄊㄨㄥˊ|ㄊㄨㄥˋ
部首[口]  口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3
异体字 仝 詷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40C
其它编码五笔:mgkd 仓颉:bmr 郑码:ld 四角:77220
笔顺编码251251
笔顺笔画丨フ一丨フ一
笔顺名称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

“同”字的意思

[tóng]

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

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

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

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

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

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

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

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

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

10.姓。

[tòng]

见〖胡同〗。

“同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tóng ㄊㄨㄥˊ

一样,没有差异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同侪(同辈)。同庚(同岁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敌忾。同工异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 共,在一起(从事):共同。同学。同步。殊途同归。同舟共济。 和,跟:同流合污。 姓。

其它字义

tòng ㄊㄨㄥˋ

 ◎ 〔胡同〕同“胡”。

英语 same, similar; together with

德语 ähnlich (Adj)​,gleich, wie ,zusammen mit

“文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én]  

文

汉字
读音[wén]
注音ㄨㄣˊ
部首[文]  文字旁
笔画总笔画:4 部外:0
异体字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587
其它编码五笔:yygy 仓颉:yk 郑码:so 四角:00400
笔顺编码4134
笔顺笔画丶一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捺

“文”字的意思

1.字;语言的书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

2.文章:散文。议论文。

3.文言:半文半白。

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

5.非军事的。与“武”相对:文职。文武双全。

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

7.旧指礼节、仪式等:繁文缛节。

8.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
9.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文身。文双颊。

10.文饰;掩饰:文过饰非。

11.⑪量词。用于旧时的铜钱:一文不值。

“文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wén ㄨㄣˊ

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 刺画花纹:文身。 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 ➊ 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 ➋ 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 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 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 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 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 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 掩饰:文过饰非。 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 姓。

英语 literature, culture, writing

德语 Radikal Nr. 67 = Kultur, Literatur, Schrift (Sprachw)​,Sprache, Schrift, Lehre (S)​,Wen (Eig, Fam)

“馆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uǎn]  

馆

汉字
读音[guǎn]
注音ㄍㄨㄢˇ
部首[饣]  食字旁
笔画总笔画:11 部外:8
异体字 館 舘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986
其它编码五笔:qnpn 仓颉:nvjrr 郑码:oxwy 四角:23777
笔顺编码35544525151
笔顺笔画ノフフ丶丶フ丨フ一フ一
笔顺名称 撇 横撇/横钩 竖提 点 点 横撇/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

“馆”字的意思

1.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:宾馆。旅馆。

2.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:使馆。领事馆。

3.(馆儿)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:理发馆。照相馆。饭馆儿。

4.收藏、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:博物馆。天文馆。文化馆。图书馆。展览馆。体育馆。

5.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:坐馆。家馆。

“馆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館)

guǎn ㄍㄨㄢˇ

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:宾馆。旅馆。馆舍。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:大使馆。领事馆。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:茶馆。照相馆。一些文化工作场所:报馆。博物馆。文化馆。馆藏。旧时指教学的地方:家馆。蒙馆。坐馆。

英语 public building

德语 Laden, Geschäft, Restaurant (S)​,Sitz einer diplomatischen Vertretung ( z.B. Botschaft, Konsulat etc.)​ (S)​,Stätte für kulturelle Aktivtät ( z.B. Museum, Austellungshalle, Konzethalle, Bibliothek etc. )​ (S)​,Unterkunft für Gäste ( z.B. Hotel, Pension. Gästehaus, etc. )​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