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彤廷”。
⒉ 汉代宫廷。因以朱漆涂饰,故称。
⒊ 泛指皇宫。
⒈ 亦作“彤廷”。
⒉ 汉 代宫廷。因以朱漆涂饰,故称。
引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於是玄墀釦砌,玉阶彤庭。”
⒊ 泛指皇宫。
引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。”
宋 苏轼 《次韵答满思复》:“自甘茅屋老三间,岂意彤廷缀两班。”
清 赵翼 《木兰较猎》诗:“行闕嵯峨倚翠屏,名王俱入宴彤廷。”
⒈ 本指汉代以朱漆涂饰的中庭,后泛指皇宫。
引《文选·班固·西都赋》:「于是玄墀扣砌,玉阶彤庭。」
唐·杜甫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〉诗:「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。」
“彤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óng]
汉字 | 彤 |
---|---|
读音 | [tóng] |
注音 | ㄊㄨㄥˊ |
部首 | [彡] 三撇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蚒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F6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myet 仓颉:byhhh 郑码:qspd 四角:72422 |
笔顺编码 | 3541333 |
笔顺笔画 | ノフ丶一ノノノ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折钩 点 横 撇 撇 撇 |
1.红色:彤弓。
2.姓。
基本字义
彤
tóng ㄊㄨㄥˊ
红色:彤管(❶赤管笔,古代女史以此记事,后因用于女子文墨之事;❷一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)。彤云。彤庭(中国汉代皇宫以朱红色漆中庭,后泛指皇宫)。 姓。英语 red, vermilion; name of ancient
德语 rot (Adj),Tong (Eig, Fam)
“庭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íng]
汉字 | 庭 |
---|---|
读音 | [tíng] |
注音 | ㄊㄧㄥˊ |
部首 | [广] 广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6 |
异体字 | 廷 閮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EA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tfp|otfp 仓颉:inkg 郑码:tgby 四角:00241 |
笔顺编码 | 413312154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ノ一丨一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撇 横 竖 横 横折折撇 捺 |
1.院子;院落:前庭。
2.厅堂:大庭广众。
3.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:法庭。开庭。
基本字义
庭
tíng ㄊㄧㄥˊ
堂阶前的院子:庭院。庭园。庭除(“除”,台阶)。厅堂:庭宇。庭闱(父母所属内室,借指父母)。庭训(父亲的教诲,亦指家教)。家庭。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:法庭。古同“廷”,朝廷。英语 courtyard; spacious hall or yard
德语 Empfangssaal (des Kaisers) (S),Familie (S),Gerichtshof (S, Rechtsw),Gerichtszimmer (vgl. germanisch, altnordisch und neuisländisch: Þing (Ding , Thing) (S, Rechtsw),Halle (S),Haus (S),Hof (S, Arch),Kaiserhof (S),gebraucht für 廷(tí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