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从三国魏铜雀台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。后遂为砚台的美称。宋梅尧臣有《铜雀砚》诗。
⒈ 从 三国 魏 铜雀台 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。后遂为砚台的美称。
引清 袁于令 《西楼记·检课》:“悄书斋树阴满窗,铜雀砚墨花轻漾。”
亦省称“铜研”、“铜砚”。 《北史·齐纪中·显祖文宣帝》:“四月,夜,禾生於 魏帝 铜研,旦长数寸,有穗。”
元 倪瓒 《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》:“手调白羽箭,陋彼磨铜砚。”
“铜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óng]
汉字 | 铜 |
---|---|
读音 | [tóng] |
注音 | ㄊㄨㄥˊ |
部首 | [钅] 金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6 |
异体字 | 銅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銅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4D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mgk 仓颉:opbmr 郑码:pld 四角:87720 |
笔顺编码 | 3111525125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一フ丨フ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|
金属元素,符号Cu,原子序数29。紫红色,富延展性,是热和电的良导体。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。铜可制多种合金(如黄铜、白铜)及电工器材等,也用于电镀。
基本字义
铜
(銅)
tóng ㄊㄨㄥˊ
◎ 一种金属元素,富延展性。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,它的合金是电气、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:紫铜(纯铜。亦称“红铜”)。青铜。黄铜。铜矿。铜器。铜币。铜臭(ch恥 )(指铜钱的臭味,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,如“浑身铜铜”)。铜墙铁壁(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亦称“铁壁铜墙”)。
英语 copper, brass, bronze
德语 Kupfer (Element 29, Cu) (S, Chem)
“雀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què] [qiāo] [qiǎo]
汉字 | 雀 |
---|---|
读音 | [què][qiāo][qiǎo] |
注音 | ㄑㄩㄝˋ|ㄑㄧㄠ|ㄑㄧㄠˇ |
部首 | [隹] 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3 |
异体字 | 䲵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C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wyf 仓颉:fog 郑码:koni 四角:90215 |
笔顺编码 | 23432411121 |
笔顺笔画 | 丨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撇 点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|
[què]
鸟类的一科。体形较小,喙圆锥状。有的善鸣叫。泛指小鸟。也特指麻雀。
[qiǎo]义同“雀(què)”。用于“家雀儿”“雀盲眼(夜盲)”。
[qiāo]〔雀子〕雀(què)斑。
基本字义
雀
què ㄑㄩㄝˋ
◎ 鸟类的一科,吃粮食粒和昆虫。特指“麻雀”,泛指小鸟:雀跃(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)。雀盲(即“夜盲症”)。雀斑。雀噪(名声宣扬,含贬义)。
其它字义
雀
qiāo ㄑㄧㄠˉ
◎ 〔雀子〕即“雀斑”。
其它字义
雀
qiǎo ㄑㄧㄠˇ
◎ 义同(一),用于一些口语词:雀盲眼(即“雀(què )盲”)。家雀。
英语 sparrow
德语 Spatz (S),Spatz, Sperling (S),Que (Eig, Fam)
“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àn]
汉字 | 砚 |
---|---|
读音 | [yàn] |
注音 | ㄧㄢˋ |
部首 | [石] 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4 |
异体字 | 硯 䂩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硯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81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mqn 仓颉:mrbhu 郑码:glr 四角:17612 |
笔顺编码 | 132512535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フ一丨フノ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撇 竖弯钩 |
1.砚台:笔砚。端砚。
2.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(因同学常共笔砚,同学也称“同砚”):砚兄。砚友。
基本字义
砚
(硯)
yàn ㄧㄢˋ
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,多数用石做成:砚台。笔砚。旧指同学关系(因同学共笔砚):同砚。砚友。英语 inkstone
德语 Tuschstein (auf dem die Tusche angerieben wird) (S),Yan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