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铜制的环状物。
⒉ 见“铜环”。
⒈ 铜制的环状物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诺皋记上》:“猎人杀得鹿,重一百八十斤。蹄下贯铜鐶,环上有篆字。”
唐 刘禹锡 《淮阴行》之三:“船头大铜鐶,摩挲光陈陈。”
宋 苏辙 《和子瞻焦山》:“偶然客至话乡国,西望落日低铜鐶。”
⒉ 见“铜环”。
“铜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óng]
汉字 | 铜 |
---|---|
读音 | [tóng] |
注音 | ㄊㄨㄥˊ |
部首 | [钅] 金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6 |
异体字 | 銅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銅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4D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mgk 仓颉:opbmr 郑码:pld 四角:87720 |
笔顺编码 | 3111525125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一フ丨フ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|
金属元素,符号Cu,原子序数29。紫红色,富延展性,是热和电的良导体。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。铜可制多种合金(如黄铜、白铜)及电工器材等,也用于电镀。
基本字义
铜
(銅)
tóng ㄊㄨㄥˊ
◎ 一种金属元素,富延展性。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,它的合金是电气、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:紫铜(纯铜。亦称“红铜”)。青铜。黄铜。铜矿。铜器。铜币。铜臭(ch恥 )(指铜钱的臭味,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,如“浑身铜铜”)。铜墙铁壁(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亦称“铁壁铜墙”)。
英语 copper, brass, bronze
德语 Kupfer (Element 29, Cu) (S, Chem)
“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án]
汉字 | 镮 |
---|---|
读音 | [huán] |
注音 | ㄏㄨㄢˊ |
部首 | [钅] 金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8 部外:13 |
异体字 | 鐶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鐶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56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lge 仓颉:opwlv 郑码:pljr 四角:86732 |
笔顺编码 | 3111525221125135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一フ丨フ丨丨一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撇 竖提 撇 捺 |
同“环”。
基本字义
镮
(鐶)
huán ㄏㄨㄢˊ
古同“环”,泛指圆圈形物。古钱量名。书法用语,转。英语 metal ring; measure of curren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