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明宣德六年,因江南农民运粮到北方各仓,往返需时几近一年,有误生产,改令农民送粮至淮安、瓜州,交付卫所官军北运。农民向官军补贴路费和耗米,称贴兑。
⒈ 明 宣德 六年,因 江 南农民运粮到北方各仓,往返需时几近一年,有误生产,改令农民送粮至 淮安、瓜州,交付卫所官军北运。农民向官军补贴路费和耗米,称贴兑。参阅《明史·食货志三》。
引明 归有光 《遗王都御史书》:“当时民以为不堪,故改定於 淮安、瓜州 水次,增加船脚耗米,对船贴兑,与军领运,此所谓兑运也。”
“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iē]
汉字 | 贴 |
---|---|
读音 | [tiē] |
注音 | ㄊㄧㄝ |
部首 | [贝] 贝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5 |
异体字 | 貼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貼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D3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mhkg 仓颉:boyr 郑码:loij 四角:71860 |
笔顺编码 | 25342125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ノ丶丨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撇 点 竖 横 竖 横折 横 |
1.粘,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:贴金。粘贴。剪贴。
2.靠近,紧挨:贴近。贴切(密合、恰当、确切)。贴心。
3.添补,补助:补贴。津贴。倒(dào)贴。贴息(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)。
4.同“帖”。
5.传统戏剧角色名:贴旦(次要的旦角。简称“贴”)。
贴
(貼)
tiē ㄊㄧㄝˉ
粘附,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:贴金。粘贴。剪贴。 靠近,紧挨:贴近。贴切(密合、恰当、确切)。贴心。 添补,补助:补贴。津贴。倒(dào )贴。贴息(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)。 质押,典当。《說文•貝部》:“貼,以物為質也。” 传统戏剧角色名:贴旦(次要的旦角。简称“贴”)。 同“帖”。 量词,用于膏药。英语 paste to, stick on; attached to
德语 kleben (V)
“兑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duì] [ruì] [yuè]
汉字 | 兑 |
---|---|
读音 | [duì][ruì][yuè] |
注音 | ㄉㄨㄟˋ|ㄖㄨㄟˋ|ㄩㄝˋ |
部首 | [丷] 倒八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兌 兊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中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兌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15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kqb 仓颉:crhu 郑码:udjr 四角:80212 |
笔顺编码 | 4325135 |
笔顺笔画 | 丶ノ丨フ一ノ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 |
[duì]
1.交换:兑换(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)。兑现。汇兑(两地通过信件或电报交换款项)。
2.液体从一个容器注入另一个容器,一种东西搀到另一种东西里去:兑点热水。
3.八卦之一,代表沼泽。
4.直:“松柏斯兑”。
[ruì]古同“锐”,尖锐。
[yuè]古同“悦”,喜悦。
兑
duì ㄉㄨㄟˋ
交换:兑换(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)。兑现。汇兑(两地通过信件或电报交换款项)。 掺和;混合:兑点热水。 八卦之一,代表沼泽。 直:“松柏斯兑”。兑
ruì ㄖㄨㄟˋ
同“锐”,尖锐。兑
yuè ㄩㄝˋ
同“悦”,喜悦。英语 cash; exchange
德语 Achtes der Acht Trigramme im Bagua des I Ging, "Wechsel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