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一种封建迷信活动,神汉或巫婆装作鬼神附体而乱舞乱说,据说能驱邪医病。
英sorcerer's dance in a trance;
⒉ 见“跳布札”
英Lamaist devil dance; ceremonial dance performed by the Lamaists in exorcism;
⒈ 旧时民间治病的一种迷信活动。女巫或巫师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,乱说乱舞,认为能给人驱鬼治病。
引《元典章新集·刑部·禁聚众》:“大都 街上多有泼皮厮打底跳神师婆,并夜聚晓散底,仰本部行文字禁断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跳神》:“济 俗:民间有病者,闺中以神卜。倩老巫击铁环单面鼓,婆娑作态,名曰‘跳神’。”
⒉ 犹跳布札。参见“跳布札”。
引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射牲》:“今 坤寧宫 跳神仪,凡牲入,上迎出户,俟牲进,上随入。”
端木蕻良 《红夜》:“每到冬月十二那天,跳神便开始了。”
⒈ 满洲习俗。岁时祭神,由喇嘛穿上彩色神装,戴各种奇形面具,执刀跳舞进牲,并且吹奏法器、诵读经文,以驱邪祈福。
⒉ 巫医或法师作法,借鬼神附身,然后乱说乱舞,替人驱邪治病。
引《红楼梦·第二五回》:「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,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,有的又荐什么玉皇阁的张真人,种种喧腾不一。」
“跳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tiào] [táo]
汉字 | 跳 |
---|---|
读音 | [tiào][táo] |
注音 | ㄊㄧㄠˋ|ㄊㄠˊ |
部首 | [足] 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6 |
异体字 | 䂽 䟭 ???? ???? ???? ???? 逃 趒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DF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hiq|khqi 仓颉:rmlmo 郑码:jivr 四角:62113 |
笔顺编码 | 251212134153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丶一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撇 点 提 竖弯钩 撇 点 |
[tiào]
1.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:跳跃。跳水。跳荡。跳跶。跳高。跳远。跳舞。弹(tán)跳。暴跳如雷。跳梁小丑(指上蹿下跳,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)。
2.越过:跳班。跳棋。跳槽。
3.一起一伏地动:心跳。眼跳。心惊肉跳。
[táo]古同“逃”。
基本字义
跳
tiào ㄊㄧㄠˋ
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:跳跃。跳水。跳荡。跳跶。跳高。跳远。跳舞。弹(tán )跳。暴跳如雷。跳梁小丑(指上蹿下跳,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)。越过:跳班。跳棋。跳槽。一起一伏地动:心跳。眼跳。心惊肉跳。其它字义
跳
táo ㄊㄠˊ
◎ 古同“逃”。
英语 jump, leap, vault, bounce; dance
德语 springen, hüpfen (V)
“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én]
汉字 | 神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én] |
注音 | ㄕㄣˊ |
部首 | [礻] 示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5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䰠 神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95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pyjh 仓颉:iflwl 郑码:wski 四角:35206 |
笔顺编码 | 452425112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丨丶丨フ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撇/横钩 竖 点 竖 横折 横 横 竖 |
1.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,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神位。财神。无神论。多神教。
2.神话中的人物,有超人的能力:料事如神。用兵如神。
3.特别高超或出奇,令人惊异的;神妙:神速。神效。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。
4.精神;精力:凝神。费神。聚精会神。双目炯炯有神。
5.神气:神色。神情。瞧他那个神儿,准是有什么心事。
6.聪明;机灵:瞧!这孩子真神。
7.姓。
基本字义
神
shén ㄕㄣˊ
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:神仙。神怪。神主。神社。神农。神甫。神权。鬼使神差。不可思议的,特别希奇的:神秘。神奇。神异。神话。神机妙算。不平凡的,特别高超的:神勇。神医。神通。神圣。神速。心思,心力,注意力:劳神。凝神。神魂颠倒。表情:神色。神采。神姿。神志。精神:神清气爽。姓。英语 spirit, god, supernatural being
德语 Shen (Eig, Fam),Geist, Gottheit, übernatürlich, göttlich, Gesichtsausdru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