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调整有无、余缺等情况;调整使合宜。
例天地调剂之法。——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君相调剂之法。
英adjust; regulate;
⒉ 根据处方配制药物。
英make up a prescription;
⒈ 调治。
引《明史·许相卿传》:“今日病虽稍苏,而元气已竭,调剂无方,将至不起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闵预》:“景初 大骇,急止之曰:‘师姑少耐,我能调剂之,不久可用。’”
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三》:“虽经督抚大吏悉心调剂,无如积弊已深,迄未能收实效也。”
⒉ 调解。 《明史·忠义传四·阮之钿》:“总理 熊文灿 许之,处其众数万於四郊,居民汹汹欲窜。
引之鈿 至,尽心调剂,民稍安。”
清 顾炎武 《常熟陈君墓志铭》:“然里中凡有繇役争讼之事,君未尝不为之调剂,或片言立解。”
⒊ 调节;调整。
引清 王韬 《平贼议》:“今以三途并进,科第也,军功也,捐纳也。仕途愈杂,吏治愈难。督抚上司者,务求调剂,于是视官廨如传舍。”
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八:“我们读田园诗觉得有兴趣,只是一种头脑上的调剂,这情形和都市的有钱人故意花了钱到乡间去旅行一次一样。”
赵树理 《邪不压正》:“西房里是农会委员会开会计划调剂房子,东房里是支部开会研究党员与群众几个不一致的意见。”
⒋ 药物制剂的配制。
引清 戴名世 《忧庵记》:“以 唐、虞、三代 之帝王为之医,以 皋、夔、稷、契、伊尹、周公 为之调剂,以井田学校封建为之药饵,以 仲尼、孟軻 为之针砭,如是而子之疾其瘳矣乎!”
⒌ 调济;照顾。 《明史·徐溥传》:“屡遇大狱及逮繫言官,委曲调剂。
引孝宗 仁厚,多纳 溥 等所言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四回:“我这大关的差事,明明是藩臺有了交情,他有心调剂我的。”
⒈ 调适。
例如:「旅行可以调剂紧张的生活。」
近调理 调节 调整
⒉ 调配药物。
“调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tiáo] [diào] [zhōu]
汉字 | 调 |
---|---|
读音 | [tiáo][diào][zhōu] |
注音 | ㄊㄧㄠˊ|ㄉㄧㄠˋ|ㄓㄡ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8 |
异体字 | 調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調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C0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mfk 仓颉:ivbgr 郑码:slbj 四角:37720 |
笔顺编码 | 4535121251 |
笔顺笔画 | 丶フノフ一丨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撇 横折钩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|
[diào]
1.乐曲;乐谱:曲调。采菱调。
2.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:C大调。五声调式。
3.语音上的声调:调号。调类。
4.说话的腔调:南腔北调。
5.口气;论调:一副教训人的调。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。
6.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、才情、气质:情调。格调。
7.选调;提拨:从基层调选干部。
8.调动:岗位调整。
9.征集;征调:调有余补不足。
10.调查:调研。内查外调。
11.提取、调取(文件、档案等):调档。
12.调换:调座位。
[tiáo]1.搭配均匀,配合适当:调和。调谐。风调雨顺。饮食失调。
2.使搭配均匀,使协调:调配。调味。
3.调停使和解(调解双方关系):调停。调处。
4.调剂:以临万货,以调盈虚。
5.调理使康复:调养。调摄。
6.调教;训练:有膂力,善调鹰隼。
7.挑逗;戏弄:调笑。调情。调戏。酒后相调。
[zhōu]朝,早晨:《广韵·平尤》:“调,朝也。”
基本字义
调
(調)
tiáo ㄊㄧㄠˊ
搭配均匀,配合适当:调和。调谐。风调雨顺。饮食失调。使搭配均匀,使协调:调配。调味。调停使和解(调解双方关系):调停。调处。调剂:以临万货,以调盈虚。调理使康复:调养。调摄。调教;训练:有膂力,善调鹰隼。挑逗;戏弄:调笑。调情。调戏。酒后相调。其它字义
调
(調)
diào ㄉㄧㄠˋ
乐曲;乐谱:曲调。采菱调。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:C大调。五声调式。语音上的声调:调号。调类。说话的腔调:南腔北调。口气;论调:一副教训人的调。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。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、才情、气质:情调。格调。选调;提拨:从基层调选干部。调动:岗位调整。征集;征调:调有余补不足。调查:调研。内查外调。提取、调取(文件、档案等):调档。调换:调座位。其它字义
调
(調)
zhōu ㄓㄡ
◎ 朝,早晨:《广韵·平尤》:“调,朝也。”
英语 transfer, move, change; tune
德语 einen Streit schlichten (V),in Einklang stehen (V),Instrumente aufeinander abstimmen (V),mischen, einblenden (V),regulieren (V)
“剂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ì]
汉字 | 剂 |
---|---|
读音 | [jì] |
注音 | ㄐㄧˋ |
部首 | [刂] 立刀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6 |
异体字 | 劑 剤 䜞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劑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24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jjh 仓颉:ylln 郑码:sonk 四角:02200 |
笔顺编码 | 41343222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丶ノ丨丨丨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点 撇 竖 竖 竖钩 |
1.调和;调(tiáo)配:调剂。
2.配制的药物:针剂。冲剂。麻醉剂。
3.指某些起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质:杀虫剂。冷冻剂。
4.剂子:面剂儿。做剂儿。
5.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:一剂药。也说服(fù)。
基本字义
剂
(劑)
jì ㄐㄧˋ
配合而成的药:剂型。剂量(liáng)。药剂。清凉剂。量词,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,亦称“服(fù)”、“付”:一剂药。做馒头或饺子等面食时,从和好的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:面剂儿。英语 medicinal preparation
德语 chem. Präparat (S, Chem),pharmazeutisches Präparat (S, Med),Zählwort, ZEW, Zähleinheitswort für Dosis in der Medizin, TCM, Heilkräuter (Zähl),Dosis, dosieren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