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搪塞的意思

táng

搪塞


拼音táng sè
注音ㄊㄤˊ ㄙㄜˋ
词性动词

反义负责

词语解释

搪塞[ táng sè ]

⒈  塘堤有万孔,只塞其一。引申为敷衍,不负责。

唐有万穴。塞其一,鱼遽无由出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我们不要用搪塞真相的解释来欺骗自己。
他非常的着急,甚至于忘了先搪塞一下,往后再慢慢的去想办法。——老舍《四世同堂》

do one's duties perfunctorily; stall; evad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应付;敷衍。

唐 唐彦谦 《宿田家》诗:“阿母出搪塞,老脚走颠躓。”
《醒世恒言·薛录事鱼服证仙》:“张弼 禀渔户 赵干 藏了大鱼,把小鱼搪塞。”
《再生缘》第四六回:“望吾皇圣明详察,为臣子者岂敢搪塞朝廷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八:“他非常的着急,甚至于忘了先搪塞一下,往后再去慢慢的想办法。”

国语辞典

搪塞[ táng sè ]

⒈  敷衍了事。参见「唐塞」条。

《西游记·第四五回》:「这先儿只好哄这皇帝,搪塞黎民,全没些真实本事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六回》:「现在依我的愚见,碰著有钱的,就放松些,碰著没有钱的,就拿他两个来搪塞搪塞,也卸我们的干系。」

敷衍 塞责

负责

英语to muddle through, to fob somebody off, to beat around the bush, to dodge

法语bâcler, se dérober

“搪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áng]  

搪

汉字
读音[táng]
注音ㄊㄤˊ
部首[扌]  提手旁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10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42A
其它编码五笔:ryvk|rovk 仓颉:qilr 郑码:dtxj 四角:50065
笔顺编码1214135112251
笔顺笔画一丨一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
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点 横 撇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折 横

“搪”字的意思

1.抵挡:搪饥。搪风。搪上一块板子就塌不下来了。

2.搪塞:搪账。搪差事。

3.把泥土或涂料均匀地涂在炉灶或金属坯子等上面:搪炉子。

4.同“镗”(táng)。

“搪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táng ㄊㄤˊ

挡,抵拒:搪风。搪寒。搪饥。支吾,敷衍:搪塞(sè)。均匀地涂上泥或涂料:搪瓷。搪炉子。同“镗”。

英语 ward off, evade; parry; block

“塞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sāi]   [sài]   [sè]  

塞

汉字
读音[sāi][sài][sè]
注音ㄙㄞ|ㄙㄞˋ|ㄙㄜˋ
部首[土]  提土旁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10
异体字 㥶 㩙 揌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簺 賽 ???? 塞
字形结构上中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85E
其它编码五笔:pfjf|pawf 仓颉:jtcg 郑码:wdob 四角:30104
笔顺编码4451122134121
笔顺笔画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一丨一

“塞”字的意思

[sāi]

1.堵;填:塞住漏洞。箱子塞满了。

2.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:瓶塞儿。软木塞儿。

[sè]

同“塞(sāi)”。用于书面语词,如“闭塞”“阻塞”“塞责”“茅塞顿开”等。

[sài]

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。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:塞外。要塞。边塞。

“塞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āi ㄙㄞˉ

堵,填满空隙:堵塞漏洞。塞尺。塞规。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:活塞。塞子。

其它字义

sài ㄙㄞˋ

 ◎ 边界上险要地方:要塞。关塞。塞外。边塞。塞翁失马。

其它字义

sè ㄙㄜˋ

 ◎ 义同(一),用于若干书面语词:闭塞。阻塞。搪塞。塞责。顿开茅塞。

英语 stop up, block, seal, cork; pass, frontier; fortress

德语 verstauen, abdichten, stopfen (V)​,Kolben (S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