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太宰的意思

tàizǎi

太宰


拼音tài zǎi
注音ㄊㄞˋ ㄗㄞˇ

词语解释

太宰[ tài zǎi ]

⒈  相传殷置太宰。周称冢宰,为天官之长,掌建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国。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,职权不尽相同。秦、汉、魏皆不置。晋以避司马师讳,置太宰以代太师。北周文帝依《周礼》建六官,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。隋唐均无此官。宋崇宁间,改左仆射为太宰、右仆射为少宰,靖康末复故。参阅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、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·《通典·职官二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二》。

⒉  三代掌馔之官。

⒊  明清时一般称吏部尚书为太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相传 殷 置太宰。 周 称冢宰,为天官之长,掌建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国。 春秋 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,职权不尽相同。 秦、汉、魏 皆不置。 晋 以避 司马师 讳,置太宰以代太师。 北周 文帝 依《周礼》建六官,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。 隋 唐 均无此官。 宋 崇宁 间,改左仆射为太宰、右仆射为少宰, 靖康 末复故。参阅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、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·《通典·职官二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二》。

⒉  三代掌馔之官。
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青史氏之记曰:‘古者胎教…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。’”
卢辩 注:“太宰,膳夫也,冢宰之属。”

⒊  明 清 时一般称吏部尚书为太宰。
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吏部一·司农署铨》:“太宰 孙富平 去位,以户部尚书 杨本菴 俊民 署吏部事。”

国语辞典

太宰[ tài zǎi ]

⒈  职官名:(1)​ 周制,统理百官之长。秦、汉不置。晋改太师为太宰。南北朝时,废置不一。隋后无此官,至宋徽宗时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,不久即废。明、清则通称吏部尚书为「太宰」。(2)​ 掌管饮食的官吏。
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「青史氏之记曰:『……太宰持升而御户右。』」
北周·卢辩·注:「太宰,膳夫也。」
《汉书·卷一九·百官公卿表上》:「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,有廱太宰、太祝令丞,五畤各一尉。」
唐·颜师古·注:「太宰即是具食之官。」

“太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ài]  

太

汉字
读音[tài]
注音ㄊㄞˋ
部首[大]  大字旁
笔画总笔画:4 部外:1
异体字 大 夳 ???? ???? 泰 冭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92A
其它编码五笔:dyi 仓颉:ki 郑码:gds 四角:40030
笔顺编码1344
笔顺笔画一ノ丶丶
笔顺名称 横 撇 捺 点

“太”字的意思

1.高;大:太空。太学。太湖。

2.极;最:太古。

3.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老师(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)。太夫人(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

4.a)表示程度过分(可用于肯定和否定):水太热,烫手。人太多了,会客室里坐不开。他太不谦虚了。b)表示程度极高(用于赞叹,只限于肯定):这办法太好了。这建筑太伟大了。c)很(用于否定,含委婉语气):不太好。不太满意。

5.姓。

“太”字的基本解释

tài ㄊㄞˋ

过于:太长。 极端,最:太甚。太平。 高,大:太空。太学。 很:不太好。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夫人(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

英语 very, too, much; big; extreme

德语 allzu, äußerst, übermäßig, zu sehr (Adj)​,ältest, ranghöchster (Adj)​,höchst, allergrößt (Adj)​,sehr, außerordentlich (Adj)​,Tai (Eig, Fam)

“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ǎi]  

宰

汉字
读音[zǎi]
注音ㄗㄞˇ
部首[宀]  宝盖头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7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BB0
其它编码五笔:puj 仓颉:jytj 郑码:wdse 四角:30401
笔顺编码4454143112
笔顺笔画丶丶フ丶一丶ノ一一丨
笔顺名称 点 点 横撇/横钩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

“宰”字的意思

1.主管;主持:主宰。

2.古代官名:县宰。邑宰。

3.姓。

4.杀(牲畜、家禽等):屠宰。杀猪宰羊。

5.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:挨宰。宰人。

“宰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ǎi ㄗㄞˇ

杀牲畜:宰杀。屠宰。宰牲节(亦称“古尔邦节”、“牺牲节”)。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(有的地区称“斩”)。 古代官名:宰相(xiàng )。宰辅。太宰。宰官。 主管、主持:主宰。宰制。

英语 to slaughter; to rule

德语 über etw.herrschen ,schlachten (V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