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酸曲的意思

suān

酸曲


拼音suān qǔ
注音ㄙㄨㄢ ㄑㄨˇ

词语解释

酸曲[ suān qǔ ]

⒈  〈方〉:情歌。

love so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方言。情歌。

《陕北民歌选·信天游(一)》:“青草开花一寸高,唱上个酸曲解心焦。羊肚子手巾水上飘,你不会唱酸曲奴给你教。”

“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uān]  

酸

汉字
读音[suān]
注音ㄙㄨㄢ
部首[酉]  酉字旁
笔画总笔画:14 部外:7
异体字 ???? ???? 痠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178
其它编码五笔:sgct 仓颉:mwice 郑码:fdor 四角:13647
笔顺编码12535115434354
笔顺笔画一丨フノフ一一フ丶ノ丶ノフ丶
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 横 撇折 点 撇 点 撇 横撇/横钩 捺

“酸”字的意思

1.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。能跟碱中和生成盐和水,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,水溶液有酸味,可使石蕊试纸变红。如盐酸、硫酸等。

2.像醋的气味或味道:酸菜。酸枣。青梅很酸。

3.悲痛;伤心:辛酸。悲酸。心里一酸,眼泪就淌了下来。

4.迂腐(多用于讥讽文人):穷酸。酸秀才。

5.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:腰酸腿疼。腿站酸了。

“酸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uān ㄙㄨㄢˉ

像醋的气味或味道:酸菜。酸溜溜。酸梅。酸甜。酸奶。酸枣。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,分“无机酸”、“有机酸”两大类:盐酸。碳酸。硝酸。硫酸。酸碱度。讥讽人的迂腐:穷酸。寒酸。悲痛,伤心:酸楚。辛酸(亦作“酸辛”)。酸苦。酸怆。酸怀。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:酸痛。腰酸腿疼。

英语 tart, sour; acid; stiff; spoiled

德语 Säure ,Säuren ,sauer (Adj, Ess)

“曲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qū]   [qǔ]  

曲

汉字
读音[qū][qǔ]
注音ㄑㄩ|ㄑㄩˇ
部首[曰]  扁日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2
异体字 䒼 ???? ???? 麯 粬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6F2
其它编码五笔:mad 仓颉:tw 郑码:kkd 四角:55600
笔顺编码251221
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丨一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竖 横

“曲”字的意思

[qǔ]

1.一种韵文形式,出现于南宋和金代,盛行于元代,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,句法较词更为灵活,多用口语,用韵也更接近口语。一支曲可以单唱,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。

2.(曲儿)歌曲:曲调。戏曲。小曲儿。高歌一曲。

3.歌谱: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聂耳作的曲。

[qū]

1.弯曲(跟“直”相对):曲线。曲尺。弯腰曲背。山回水曲。曲径通幽。

2.使弯曲:曲肱而枕(肱:胳膊)。曲突徙薪。

3.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
4.不公正;无理:是非曲直。

5.姓。

6.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(多为麦子、麸皮、大豆的混合物)制成的块状物,用来酿酒或制酱。

“曲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⑤麯、⑤麴)

qū ㄑㄩˉ

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❶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❷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 姓。

其它字义

qǔ ㄑㄩˇ

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 歌的乐调:曲调(diào)。曲谱。异曲同工。曲高和(hè)寡。

英语

crooked, bent; wrong, false

德语 gekrümmt, falsch (V)​,Beuge (S)​,Lied (S)​,Unrecht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