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酸切的意思

suānqiē

酸切


拼音suān qiē
注音ㄙㄨㄢ ㄑ一ㄝ

词语解释

酸切[ suān qiē ]

⒈  悲切;凄切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悲切;凄切。
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宋庐陵王诔》:“盖出罔已之悲,以陈酸切之事。”
《陈书·皇后传·后主沉皇后》:“及 后主 薨,后自为哀辞,文甚酸切。”
清 陈维崧 《念奴娇·十三夜大宗伯王敬哉先生招饮是夜无月》词:“霜咽遗弓,风凄内苑,画角声酸切。”

“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uān]  

酸

汉字
读音[suān]
注音ㄙㄨㄢ
部首[酉]  酉字旁
笔画总笔画:14 部外:7
异体字 ???? ???? 痠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178
其它编码五笔:sgct 仓颉:mwice 郑码:fdor 四角:13647
笔顺编码12535115434354
笔顺笔画一丨フノフ一一フ丶ノ丶ノフ丶
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 横 撇折 点 撇 点 撇 横撇/横钩 捺

“酸”字的意思

1.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。能跟碱中和生成盐和水,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,水溶液有酸味,可使石蕊试纸变红。如盐酸、硫酸等。

2.像醋的气味或味道:酸菜。酸枣。青梅很酸。

3.悲痛;伤心:辛酸。悲酸。心里一酸,眼泪就淌了下来。

4.迂腐(多用于讥讽文人):穷酸。酸秀才。

5.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:腰酸腿疼。腿站酸了。

“酸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uān ㄙㄨㄢˉ

像醋的气味或味道:酸菜。酸溜溜。酸梅。酸甜。酸奶。酸枣。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,分“无机酸”、“有机酸”两大类:盐酸。碳酸。硝酸。硫酸。酸碱度。讥讽人的迂腐:穷酸。寒酸。悲痛,伤心:酸楚。辛酸(亦作“酸辛”)。酸苦。酸怆。酸怀。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:酸痛。腰酸腿疼。

英语 tart, sour; acid; stiff; spoiled

德语 Säure ,Säuren ,sauer (Adj, Ess)

“切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qiē]   [qiè]  

切

汉字
读音[qiē][qiè]
注音ㄑㄧㄝ|ㄑㄧㄝˋ
部首[刀]  刀字旁
笔画总笔画:4 部外:2
异体字 砌 切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207
其它编码五笔:avn|avt 仓颉:psh 郑码:hdyd 四角:47720
笔顺编码1553
笔顺笔画一フフノ
笔顺名称 横 竖提 横折钩 撇

“切”字的意思

[qiē]

1.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:切西瓜。把肉切成丝儿。切断敌军退路。

2.直线与圆、直线与球、圆与圆、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。

[qiè]

1.合;符合:文章切题。说话不切实际。

2.贴近;亲近:切身。亲切。

3.急切;殷切:迫切。恳切。回国心切。

4.切实;务必:切记。切忌。切不可骄傲。

5.用在反切后头,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。如“塑,桑故切”。见〖反切〗。

6.姓。

“切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qiē ㄑㄧㄝˉ

 ◎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:切菜。切除。切磋(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,引申为在业务、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,纠正缺点,如“切切琢磨”)。

其它字义

qiè ㄑㄧㄝˋ

密合,贴近:切当(dàng )。切肤(切身)。切己。亲切。紧急:急切。迫切。实在:切忌。恳切。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,用两个字,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。亦称“反切”。

英语 cut, mince, slice, carve

德语 schneiden, zerschneiden (V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