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四凶的意思

xiōng

四凶


拼音sì xiōng
注音ㄙˋ ㄒㄩㄥ

词语解释

四凶[ sì xiōng ]

⒈  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宾于四门,流四凶族浑敦、穷奇、梼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魑魅。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,同心戴舜以为天子,以其举十六相,去四凶也。”《书·舜典》“流共工于幽洲(州),放歡兜于崇山,窜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”宋蔡沈集传:“《春秋传》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,说者以穷奇为共工,浑敦为歡兜,饕餮为三苗,梼杌为鲧,不知其果然否也。”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同“四凶”。

唐 韩愈 《贺皇帝即位表》:“举用俊乂,流窜奸邪,虽 虞 舜 之去四兇、举十六相,不能过也。”
唐 罗隐 《湘妃庙》诗:“八族未来谁北拱,四兇犹在莫南巡。”
相传为 尧 舜 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。 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 臣 尧,宾于四门,流四凶族 浑敦、穷奇、檮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魑魅。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,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,以其举十六相,去四凶也。”
《书·舜典》“流 共工 于 幽洲 (州),放 驩兜 于 崇山,窜 三苗 于 三危,殛 鯀 于 羽山” 宋 蔡沉 集传:“《春秋传》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,説者以 穷奇 为 共工,浑敦 为 驩兜,饕餮 为 三苗,檮杌 为 鯀,不知其果然否也。”
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百里》:“若秉国之钧,出纳王命者,审 良 乐 之顾眄,不令跛蹇厕騏騄……则何患庶绩之不康,何忧四凶之不退!”
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刘蕡》:“元凯在下,虽微必举;四凶在朝,虽强必诛。”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元伯和、李腾、腾 弟 淮、王縉,时人谓之‘四凶’。”

国语辞典

四凶[ sì xiōng ]

⒈  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。

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「舜臣尧,宾于四门,流四凶族:浑敦、穷奇、梼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」

“四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ì]  

四

汉字
读音[sì]
注音ㄙˋ
部首[囗]  国字匡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2
异体字 亖 肆 ???? ???? ???? 龱
字形结构全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6DB
其它编码五笔:lhng 仓颉:wc 郑码:lk 四角:60212
笔顺编码25351
笔顺笔画丨フノフ一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

“四”字的意思

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
2.姓。

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“四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ì ㄙˋ

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边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四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

英语 four

德语 vier (4)​ (Num)

“凶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xiōng]  

凶

汉字
读音[xiōng]
注音ㄒㄩㄥ
部首[凵]  凶字框
笔画总笔画:4 部外:2
异体字 㐫 兇 詾 ???? ???? 㓙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F6
其它编码五笔:qbk|rbk 仓颉:uk 郑码:oszi 四角:22770
笔顺编码3452
笔顺笔画ノ丶フ丨
笔顺名称 撇 点 竖折/竖弯 竖

“凶”字的意思

1.恶;残暴:凶狠。穷凶极恶。

2.伤害人的行为:行凶。

3.厉害:来势很凶。闹得太凶了。

4.不幸;不吉利。与“吉”相对:凶多吉少。

5.指收成很坏;闹饥荒:凶年。

“凶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xiōng ㄒㄩㄥˉ

不幸的,不吉祥的:吉凶。凶信。庄稼收成不好:凶年饥岁。恶:凶暴。凶恶。凶顽。凶相(xiàng )。凶神恶煞。关于杀伤的:行(xíng )凶。帮凶。厉害,过甚:雨凶风狂。

英语 culprit; murder; bad, sad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