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四奥”。
⒉ 四方的边远地区。
⒊ 引申为四方的邻国。
⒋ 四方边远地区的人。
⒈ 亦作“四奥”。 四方的边远地区。
引《书·禹贡》:“九州攸同,四隩既宅。”
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洪源辟而四隩集,武功定而干戈戢。”
《南齐书·乐志》:“澄明临四奥,精华延八乡。”
⒉ 引申为四方的邻国。
引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赭白马赋序》:“五方率职,四隩入贡。”
⒊ 四方边远地区的人。
引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,都輦殷而四奥来暨。”
李善 注:“四隩来暨,言四方之人皆来。”
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今圣明御运,天下清夷,百寮师师,四隩来暨。”
“四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ì]
汉字 | 四 |
---|---|
读音 | [sì] |
注音 | ㄙˋ |
部首 | [囗] 国字匡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2 |
异体字 | 亖 肆 ???? ???? ???? 龱 |
字形结构 | 全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6D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lhng 仓颉:wc 郑码:lk 四角:60212 |
笔顺编码 | 2535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ノ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 |
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姓。
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基本字义
四
sì ㄙˋ
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边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四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英语 four
德语 vier (4) (Num)
“隩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ào] [yù]
汉字 | 隩 |
---|---|
读音 | [ào][yù] |
注音 | ㄠˋ|ㄩˋ |
部首 | [阝] 双耳刀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12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A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btmd 仓颉:nlhbk 郑码:ynug 四角:77284 |
笔顺编码 | 52325431234134 |
笔顺笔画 | フ丨ノ丨フ丶ノ一丨ノ丶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 撇 竖 横折 点 撇 横 竖 撇 点 横 撇 捺 |
[yù]
河岸弯曲的地方。
[ào]同“奥”。
基本字义
隩
ào ㄠˋ
古同“奥”(a.室内西南角。b.深)。古同“墺”,可定居的地方:“九州攸同,四隩既宅。”其它字义
隩
yù ㄩˋ
◎ 河岸弯曲处:“阳陵县东,其地衍隩。”
英语 profound, subtle; warm
德语 Bucht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