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搠包儿的意思

shuòbāoér

搠包儿


拼音shuò bāo ér
注音ㄕㄨㄛˋ ㄅㄠ ㄦˊ

繁体搠包兒

词语解释

搠包儿[ shuò bāo ér ]

⒈  调包。暗易人之物以骗财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调包。暗易人之物以骗财。

元 无名氏 《渔樵记》第二折:“由你写,或是跳墙驀圈,剪柳搠包儿,做上马强盗,白昼强夺,或是认道士,认和尚。”
明 朱有燉 《小桃红》第一折:“常则是搠包儿为帅手,背板凳惯曾经。”

国语辞典

搠包儿[ shuò bāo ér ]

⒈  掉包,暗中调换他人物品以骗取财物。

元·乔吉《扬州梦·第四折》:「谁著你调罨子画阁兰堂,搠包儿锦阵花营?」
元·无名氏《渔樵记·第二折》:「由你写!或是跳墙蓦圈,翦柳搠包儿,做上马强盗,白昼抢夺。」

“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uò]  

搠

汉字
读音[shuò]
注音ㄕㄨㄛˋ
部首[扌]  提手旁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10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420
其它编码五笔:rube 仓颉:qtub 郑码:duzq 四角:57020
笔顺编码1214315233511
笔顺笔画一丨一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
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点 撇 横 竖折/竖弯 竖 撇 撇 横折钩 横 横

“搠”字的意思

刺;扎(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
“搠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uò ㄕㄨㄛˋ

 ◎ 扎,刺。

英语 to daub; to thrust

德语 stoßen, schieben

“包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āo]  

包

汉字
读音[bāo]
注音ㄅㄠ
部首[勹]  包字头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3
异体字 勹 鞄 匏 庖 胞 苞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305
其它编码五笔:qnv 仓颉:pru 郑码:ry 四角:27712
笔顺编码35515
笔顺笔画ノフフ一フ
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

“包”字的意思

1.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书。包饺子。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。

2.包好了的东西:药包。邮包。打了个包。

3.装东西的口袋:书包。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。病包儿。坏包儿。淘气包儿。

4.用于成包的东西:两包大米。一大包衣服。

5.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:树干上有个大包。腿上起了个包。

6.毡制的圆顶帐篷:蒙古包。

7.围绕;包围:火苗包住了锅台。骑兵分两路包过去。

8.容纳在里头;总括在一起:包含。包罗。无所不包。

9.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,负责完成:包医。包教。包片儿(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)。

10.姓。

“包”字的基本解释

bāo ㄅㄠˉ

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装。包饺子。 包好了的东西:邮包。背(bèi )包。 装东西的袋:书包。皮包。 容纳在内,总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举(总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罗万象。无所不包。 总揽,负全责:包销。包揽。 保证:包赔。包在我身上。 约定的,专用的:包饭。包工。 围:包围。包剿。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儿。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:脓包。 姓。

英语 wrap, pack, bundle; package

德语 Packung, Paket, Päckchen, Sack (S)​,einpacken, einwickeln, verpacken (V)

“儿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ér]  

儿

汉字
读音[ér]
注音ㄦˊ
部首[儿]  儿字旁
笔画总笔画:2 部外:0
异体字 人 兒
字形结构独体字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3F
其它编码五笔:qtn 仓颉:lu 郑码:rd 四角:22010
笔顺编码35
笔顺笔画ノフ
笔顺名称 撇 竖弯钩

“儿”字的意思

1.雄性的:儿马。儿狗。

2.后缀(注音作r)。

3.名词后缀,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。a)表示小:盆儿、棍儿、窟窿儿、小车儿。b)表示词性变化:吃儿、盖儿、卷(juǎn)儿(动词名词化);亮儿、尖儿、零碎儿(形容词名词化)。c)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:门儿、根儿、油水儿。d)区别不同事物:白面—白面儿(海洛因),老家—老家儿(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)。

4.少数动词的后缀:玩儿。火儿。参看〖儿化〗。“兒”

“儿”字的基本解释

(兒)

ér ㄦˊ

小孩子:婴儿。儿戏。 年轻的人(多指青年男子):男儿。儿女情。 儿子,男孩子:儿子。生儿育女。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,儿女对父母的自称。 助詞:❶多用作名词后缀。❷用于形容词后。

英语 son, child; KangXi radical 10

德语 Sohn ,silbenloses Diminutiv-Suffix (das "e" wird nicht gesprochen)​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