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手记的意思

shǒu

手记


拼音shǒu jì
注音ㄕㄡˇ ㄐ一ˋ

繁体手記
词性动词

词语解释

手记[ shǒu jì ]

⒈  亲手记录。

take note with one's own hand;

⒉  亲手写的记录。

他晚年的手记。

handwritten not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亲笔写的书信、日记、笔记等。

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将帅疲倦,吏士思归,不乐久相屯守,詔书手记,不可数得,朕不食言。”
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牍·步飞烟》:“咸通 末,予復代 垣,而与 远 少相狎,故 洛中 祕事,亦知之。而 垣 復为手记,故得以传焉。”
《元史·儒学传二·宇文公谅》:“尝挟手记一册,识其编首曰:‘昼有所为,暮则书之,其不可书,即不敢为,天地鬼神,实闻斯言。’”
鲁迅 《集外集·<穷人>小引》:“他晚年的手记说:‘富是使个人加强的,是器械底和精神底满足。’”

⒉  指环、戒指的别称。

语本《诗·邶风·静女》“貽我彤管” 毛 传:“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。史不记过,其罪杀之。后妃羣妾以礼御於君所,女史书其日月,授之以环,以进退之。生子月辰,则以金环退之,当御者以银环进之,著于左手。既御,著于右手。事无大小,记以成法。”
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闲钞下》:“古者后妃羣妾,进御於君所,当御者以银环进之,娠则以金环退之。进者著右手,退者著左手,即今之戒指,又云手记。”

国语辞典

手记[ shǒu jì ]

⒈  戒指。

明·刘元卿《贤奕编·卷四·闲钞下》:「古者后妃群妾进御于君所,当御者以银环进之,娠则以金环退之,进者著右手,退者著左手,即今戒指,又云手记。」

⒉  亲笔所写的书信、笔记、日记等。

《后汉书·卷一三·公孙述传》:「诏书手记,不可数得。」
《元史·卷一九〇·儒学传二·宇文公谅传》:「尝挟手记一册,识其编首曰:『昼有所为,暮则书之,其不可书,即不敢为,天地鬼神,实闻斯言。』」

“手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ǒu]  

手

汉字
读音[shǒu]
注音ㄕㄡˇ
部首[手]  手字旁
笔画总笔画:4 部外:0
异体字 ???? ???? 扌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24B
其它编码五笔:rtgh 仓颉:q 郑码:md 四角:20500
笔顺编码3112
笔顺笔画ノ一一丨
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竖钩

“手”字的意思

1.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。

2.小巧而便于拿的:手册。手枪。

3.拿着:人手一册。

4.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:炮手。拖拉机手。能手。选手。

5.亲手:手植。手书。

6.指本领、手段等:妙手回春。眼高手低。心狠手辣。

“手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ǒu ㄕㄡˇ

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:手心。棘手(形容事情难办,像荆棘刺手)。着(zhuó)手(开始做,动手)。手不释卷。拿着:人手一册。亲自动手:手稿。手迹。手令。手书(a.笔迹;b.亲笔书信)。技能、本领:手法(技巧,方法)。手段。留一手。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:国手。扒手。生产能手。小巧易拿的:手枪。手册。

英语 hand

德语 Hand

“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ì]  

记

汉字
读音[jì]
注音ㄐㄧˋ
部首[讠]  言字旁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3
异体字 記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BB0
其它编码五笔:ynn 仓颉:ivsu 郑码:syy 四角:37717
笔顺编码45515
笔顺笔画丶フフ一フ
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横折 横 竖弯钩

“记”字的意思

1.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:记忆。记性。记得。记不清。好好记住。

2.记录;记载;登记:记事。记账。摘记。记一大功。

3.记载、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(常用于书名或篇名):日记。笔记。游记。《岳阳楼记》。

4.(记儿)标志;符号:标记。钤记。暗记儿。

5.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:左边眉毛上有个黑记。

6.多用于某些动作的次数:打一记耳光。一记劲射,球应声入网。

7.姓。

“记”字的基本解释

(記)

jì ㄐㄧˋ

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:记忆。记取。记性。博闻强记。 把事物写下来:记录。记功。记者。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:游记。日记。大事记。 符号,标识(zhì):印记。标记。记号。 古时的一种公文:奏记。笺记。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:胎记。 量词,指打一下:给他一记耳光。

英语 record; keep in mind, remember

德语 aufschreiben (V)​,niederschreiben (V)​,sich erinner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