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十二处的意思

shíèrchǔ

十二处


拼音shí èr chǔ
注音ㄕˊ ㄦˋ ㄔㄨˇ

繁体十二處

词语解释

十二处[ shí èr chǔ ]

⒈  旧译“十二入”。佛教语。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谓根尘相互涉入而能产生知觉,如眼根与色尘涉入而产生眼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译“十二入”。佛教语。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谓根尘相互涉入而能产生知觉,如眼根与色尘涉入而产生眼识。

《楞严经》卷三:“復次 阿难,云何十二处,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”
真鉴 疏:“六根、六尘,故有十二,相教权立,言根一定在内,尘一定在外。又眼惟对色,耳唯对声,各有方所定在。”
明 李贽 《初潭集·师友三》:“无时不梦,无刻不梦,天以春夏秋冬梦,地以山川土石梦,人以六根、六尘、十二处、十八界梦。”
吕澂 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第三讲:“《放光》译出后,‘事数’比较完备了,如用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等来说明。”

国语辞典

十二处[ shí èr chù ]

⒈  佛教用语。佛教将认识的官能和认识对象共分成十二类。认识官能即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,谓之六根。认识对象有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谓之六尘。处是生长门之意。因为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根和尘相结合而生,故称为「十二处」。

《大乘法苑义林章·卷一》:「苦非蕴,十二处非真实。」

“十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í]  

十

汉字
读音[shí]
注音ㄕˊ
部首[十]  十字旁
笔画总笔画:2 部外:0
异体字 什 拾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341
其它编码五笔:fgh 仓颉:j 郑码:ed 四角:40000
笔顺编码12
笔顺笔画一丨
笔顺名称 横 竖

“十”字的意思

1.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
2.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分。十成的把握。

3.姓。

“十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í ㄕˊ

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成。

英语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

德语 zehn

“二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èr]  

二

汉字
读音[èr]
注音ㄦˋ
部首[二]  二字旁
笔画总笔画:2 部外:0
异体字 弍 貳 ????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4E8C
其它编码五笔:fgg 仓颉:mm 郑码:bd 四角:10100
笔顺编码11
笔顺笔画一一
笔顺名称 横 横

“二”字的意思

1.数目。一加一的和。

2.序数:一穷二白。

3.两样:不二价。

“二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èr ㄦˋ

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。双,比:独一无二。两样,别的:二话。不二价。

英语 two; twice

德语 zwei (2)​ (Num)​,Radikal Nr. 7 = zwei (2)​ (Sprachw)

“处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chǔ]   [chù]  

处

汉字
读音[chǔ][chù]
注音ㄔㄨˇ|ㄔㄨˋ
部首[夂]  折文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2
异体字 処 處 䖏 ????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904
其它编码五笔:thi 仓颉:heo 郑码:rsid 四角:23400
笔顺编码35424
笔顺笔画ノフ丶丨丶
笔顺名称 撇 横撇/横钩 捺 竖 点

“处”字的意思

[chǔ]

1.居住:穴居野处。

2.跟别人一起生活;交往:处得来。处不来。他的脾气好,挺容易处。

3.置身在(某地、某种情况等):地处闹市。处变不惊。设身处地。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、完善的阶段。

4.处置;办理:论处。处理。

5.处罚:处治。惩处。处以徒刑。

6.姓。

[chù]

1.地方:住处。心灵深处。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。

2.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一般比局低,比科高),也指某些机关:科研处。总务处。办事处。联络处。

“处”字的基本解释

(處)

chǔ ㄔㄨˇ

居住:穴居野处。 存在,置身:设身处地。处心积虑。处世。 跟别人一起生活,交往:融洽相处。 决定,决断:处理。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:处罚。处决。 止,隐退:处暑。

(處)

chù ㄔㄨˋ

地方:处处。处所。 点,部分:长(cháng )处。好处。 机关,或机关、团体、单位里的部门:办事处。筹备处。

英语 place, locale; department

德语 Abteilung (S)​,Platz (V)​,Ort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