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储藏食物的器具。
⒈ 储藏食物的器具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忠志》:“安禄山 恩宠莫比,锡賫无数,其所赐品目有……油画食藏。”
“食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shí] [sì] [yì]
汉字 | 食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í][sì][yì] |
注音 | ㄕˊ|ㄙˋ|ㄧˋ |
部首 | [飠] 食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1 |
异体字 | 蝕 飠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饣 飼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8D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yve|wyvu 仓颉:oiav 郑码:ox 四角:80732 |
笔顺编码 | 3445115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捺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撇 点 |
[shí]
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
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
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
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
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基本字义
食
shí ㄕˊ
吃:食肉。食欲。 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其它字义
食
sì ㄙˋ
◎ 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
其它字义
食
yì ㄧˋ
◎ 用于人名:郦食其(jī)(中国汉代人)。
英语 eat; meal; food;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
德语 essen, speisen (V)
“藏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cáng] [zàng]
汉字 | 藏 |
---|---|
读音 | [cáng][zàng] |
注音 | ㄘㄤˊ|ㄗㄤˋ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7 部外:14 |
异体字 | 臟 ???? ???? ???? 蔵 臧 匨 䒙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5C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dnt|aauh 仓颉:tims 郑码:ehzh 四角:44253 |
笔顺编码 | 122135131251255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 撇 竖折/竖弯 横 撇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/竖弯 斜钩 撇 点 |
[cáng]
1.隐蔽:躲藏。
2.收存:藏书。
[zàng]1.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:宝藏。
2.佛教、道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
3.西藏的简称:青藏公路。
4.藏族。
5.古又同“脏(zàng)”。
基本字义
藏
cáng ㄘㄤˊ
隐避起来:埋藏。包藏。藏奸。藏匿。隐藏。蕴藏。藏污纳垢。收存起来:收藏。藏品。藏书。储藏。其它字义
藏
zàng ㄗㄤˋ
储放东西的地方:藏府。宝藏。道教、佛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大藏经。三藏(佛教经典“经”、“律”、“论”三部分)。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、四川等省:藏族。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古同“臟”。英语 hide, conceal; hoard, store up
德语 verbergen, verstecken, verheimlichen (V),bewahren, aufheb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