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上来的意思

shànglái

上来


拼音shàng lái
注音ㄕㄤˋ ㄌㄞˊ

繁体上來
词性动词 助词
反义下来 下去

词语解释

上来[ shàng lái ]

⒈  开始;起头。

上来先少说话。

begin; at the beginning;

上来[ shàng lái ]

⒈  从低处到高处。

跳上来了。
抬上来了。

up to; come up;

⒉  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趋近于某处。带名词时,动词和“上来”中间一般不能加“得、不”

又围上来一群人。

get near;

⒊  表示人员或事物随动作由较低部门(层)到较高部门(层)

你是什么时候调上来的。

reach higher organization;

⒋  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动作。动词和“上来”中间常加“得、不”。动词限于“说、唱、学、答、背、叫、念”等少数几个。

究竟为什么,我也说不上来。

be able to do;

⒌  表示状态发展,兼有范围逐渐扩大的意思。形容词限于“热、凉、黑”等少数几个。

暖气片慢慢热上来了。

gradually;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言以上,上述。

章炳麟 《国家论》:“上来三事,所谓遮拨国家,然期望有政府者,亦非因是而被障碍。”
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九篇:“上来所举之外,尚有不知作者之《李卫公别传》、《李林甫外传》, 郭湜 之《高力士外传》, 姚汝能 之《安禄山事迹》等。”

⒉  由低处走到高处;由远处走到近处。

宋 姜夔 《李陵台》诗:“望望虽不见,时时一上来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次早纔交五鼓, 安老爷 合 邓九公 早都起来, 褚一官 陆葆安 两个已经遍体行装的上来伺候。”
鲁迅 《呐喊·故乡》:“闰土 说着,又叫 水生 上来打拱。”

⒊  指人员从较低的部门到较高的部门。

毛泽东 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》:“越是上层越没有东西。要解决问题,一定要自己下去,或者是请下面的人上来。”

⒋  出场。

唐 刘禹锡 《竹枝》词之一:“南人上来歌一曲,北人莫上动乡情。”

⒌  开始;起头。

刘白羽 《石油英雄之歌》:“就是 贾先梅 所在的这个会战小分队,上来会战时,只有一顶帐篷。”
柯岩 《追赶太阳的人》:“吴丙治 告诉我:这可不是一上来就能做到的,他也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呢。”

⒍  增长;上升。

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一:“做是应该的,只是年纪上来了,到底差劲了。”

⒎  用在动词后面。表示动作由低处到高处或由远处到近处。

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智深 走到半山亭子上,坐了一回,酒却涌上来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三回:“茶馆里送上一壶乾烘茶,一碟透糖,一碟梅豆上来。”

⒏  用在动词后面。表示动作成功。

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九:“对 北平 的俏皮话儿,他知道不少,只是说不利落;别人说,他懂得,他自己说不上来。”

⒐  用在形容词后面,表示程度的增加。

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那妇人三盃酒落肚,便觉有些朦朦朧朧上来。”

如:天色黑上来了。

国语辞典

上来[ shàng lai ]

⒈  从低处到高处,或由远处到近处。

宋·姜夔〈李陵台〉诗:「望望虽不见,时时一上来。」

下来 下去

⒉  起初、开始。

如:「他一上来,便大肆革新。」

⒊  用在形容词后面,表示程度的增加。

《水浒传·第四五回》:「那妇人三杯酒落肚,便觉有些朦朦胧胧上来。」

英语to come up, to approach, (verb complement indicating success)​

德语heraufkommen (V)​, heraufkommen (V)​

法语monter vers soi, Viens ! (à qqn plus bas que soi)​

“上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hàng]   [shǎng]  

上

汉字
读音[shàng][shǎng]
注音ㄕㄤˋ|ㄕㄤˇ
部首[一]  一字旁
笔画总笔画:3 部外:2
异体字 丄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4E0A
其它编码五笔:hhgg 仓颉:ym 郑码:ida 四角:21100
笔顺编码211
笔顺笔画丨一一
笔顺名称 竖 横 横

“上”字的意思

[shàng]

1.方位词。位置在高处的:上部。上游。往上看。

2.等级或品质高的:上等。上级。上品。

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卷。上次。上半年。

4.旧时指皇帝:上谕。

5.向上面:上缴。上升。上进。

6.姓。

7.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楼。上车。

8.到;去(某个地方):上街。上工厂。他上哪儿去了?

9.向上级呈递:上书。

10.向前进:老张快上,投篮。见困难就上,见荣誉就让。

11.出场:这一场戏,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。这一场球,你们五个先上。

12.把饭菜等端上桌子:上饭。上菜。上茶。

13.添补;增加:上水。上货。

14.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;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:上刺刀。上螺丝。

15.涂;搽:上颜色。上药。

16.达到;够(一定数量或程度):上百人。上年纪。⒁(又shǎng)上声:平上去入。

17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1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18.表示由低处向高处:爬上山顶。

19.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:锁上门。考上了大学。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。

20.表示开始并继续:爱上了农村。

[shǎng]

指上声,“上2”shàng⒁的又音。

[shang]

1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物体的表面:脸上。墙上。桌子上。

2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:会上。书上。课堂上。报纸上。

3.表示某一方面:组织上。事实上。思想上。

“上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àng ㄕㄤˋ

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 去,到:上街。 向前进:冲上去。 增加:上水。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涂:上药。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 拧紧发条:上弦。 登载,记:上账。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
其它字义

shǎng ㄕㄤˇ

 ◎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
英语 top; superior, highest; go up, send up

德语 an einer Tätigkeit teilnehmen (V)​,(Postposition, nach einem Substantiv)​ mitten drin; von einem Aspekt; auf einer Oberfläche, usw. ,etwas bringen lassen; zufügen; etwas drauftun; installieren; (in der Zeitung u.ä.)​ auftauchen (V)​,nach oben gehen; hochlaufen (V)​,vorig; vorherig; ehemalig (Adj)​,oben (Adv)

“来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ái]  

来

汉字
读音[lái]
注音ㄌㄞˊ
部首[木]  木字旁
笔画总笔画:7 部外:3
异体字 來 逨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765
其它编码五笔:goi|gusi 仓颉:dt 郑码:bdkv 四角:50900
笔顺编码1431234
笔顺笔画一丶ノ一丨ノ丶
笔顺名称 横 点 撇 横 竖 撇 捺

“来”字的意思

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

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

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

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

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

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

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

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

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

10.姓。

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
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
“来”字的基本解释

(來)

lái ㄌㄞˊ

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 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 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 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 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 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 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 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 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 姓。

英语 come, coming; return, returning

德语 kommen (V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