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脸色改变。
⒈ 脸色改变。
引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知过 出见二主,入説 知伯 曰:‘二主色动而意变,必背君,不如令杀之。’”
《东观汉记·班超传》:“﹝ 超 ﹞乃还告 郭恂,恂 大惊,既而色动。”
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:“﹝帝﹞因召 高祖,命左右曰:‘若色动,即杀之。’ 高祖 既至,容色自若,乃止。”
《警世通言·蒋淑真刎颈鸳鸯会》:“﹝ 公业 ﹞呼 非烟 詰之。 非烟 色动,不以实告。”
“色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è]
汉字 | 色 |
---|---|
读音 | [sè] |
注音 | ㄙㄜˋ |
部首 | [色] 色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27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cb 仓颉:nau 郑码:ryia 四角:27717 |
笔顺编码 | 355215 |
笔顺笔画 | ノフフ丨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撇/横钩 横折 竖 横 竖弯钩 |
[sè]
1.颜色:红色。绿色。
2.脸上的表情:喜形于色。色厉内荏。
3.情景;景象:景色。荷塘月色。
4.种类:各色货品。花色齐全。
5.质量:成色。足色。
6.情欲。
7.妇女的美好容貌:姿色。色艺双绝。
[shǎi]同“色(sè)”。用于一些口语词,如“落(lào)色”“捎(shào)色”等。
基本字义
色
sè ㄙㄜˋ
由物体发射、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:颜色。色彩。色相(xiàng )。色调(diào )。脸上表现出的神气、样子:脸色。气色。色厉内荏。情景,景象: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种类:各色用品。品质,质量:音色。成色。足色纹银。妇女美貌:姿色。色艺。情欲:色情。好(hào)色。英语 color, tint, hue, shade; form, body; beauty, desire for beauty
德语 Farbe, Miene, Ausdruck, Erscheinungsbild, Atmosphäre, Art, Sorte, Beschaffenheit, Qualität, Wollust, Begierde, (weibliche) Schönheit (S)
“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òng]
汉字 | 动 |
---|---|
读音 | [dòng] |
注音 | ㄉㄨㄥˋ |
部首 | [力] 力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動 働 㣫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動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2A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cln|fcet 仓颉:miks 郑码:bdzy 四角:14727 |
笔顺编码 | 115453 |
笔顺笔画 | 一一フ丶フノ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撇 |
1.(事物)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(跟“静”相对):流动。风吹草动。你坐着别动。
2.“働”是“劳动”的“动(動)”的异体字。
3.改变(事物)原来的位置或样子:搬动。挪动。改动。动用。兴师动众。
4.使用;使起作用:动笔。动手。动脑筋。
5.触动(思想感情):动心。动怒。动了公愤。
6.感动:动人。不为亲情所动。
7.吃;喝(多用于否定式):这病不宜动荤腥。他向来不动酒。
8.动不动;常常:动辄得咎。影片一经上演,观众动以万计。
基本字义
动
(動)
dòng ㄉㄨㄥˋ
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,与“静”相对:变动。波动。浮动。振动(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,不断作往复运动。亦称“振荡”)。震动(a.颤动或使颤动,如“门窗动动了一下”;b.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,如“动动全国”)。使开始发生:发动。使用:动用。动武。动问(客套话,请问)。使起作用或变化,使感情起变化:感动。动人心弦。娓娓动听。动容。吃(多用于否定式):这几天不动荤腥。非静止的:动画。可变的:动产。行为:举动。动作。常常:动辄得咎。英语 move, happen; movement, action
德语 agieren (V),bewegen (V),handel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