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骚动杂乱。
例大街上人来人往,一片骚闹。
英noisy;
⒈ 骚动喧闹。
引萧红 《生死场》十七:“河边的小树随风在骚闹。”
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火车到站后那一霎间的骚闹,随着喷腾的火车头上的白烟消失后,又复是寂寞和空旷了。”
⒈ 扰乱喧闹。
例如:「巷口的菜市场,一片骚闹。」
反寂静
“骚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āo] [sǎo]
汉字 | 骚 |
---|---|
读音 | [sāo][sǎo] |
注音 | ㄙㄠ|ㄙㄠˇ |
部首 | [马] 马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9 |
异体字 | 騷 騒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騷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A9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ccyj|cgcj 仓颉:nmeii 郑码:xxsi 四角:77136 |
笔顺编码 | 551544251214 |
笔顺笔画 | フフ一フ丶丶丨フ一丨一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竖折折钩 提 横撇/横钩 捺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|
[sāo]
1.动乱,扰乱,不安定:骚乱。骚扰。骚动。
2.忧愁:“离骚者,犹离忧也。”
3.指中国屈原的《离骚》,后泛指诗文:骚体。骚人。骚客。风骚(a.指《诗经》和《离骚》,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;b.指妇女举止轻佻)。
4.举止轻佻,作风下流:骚货。
5.同“臊1”。
[sǎo]古同“扫”,尽其所有,扫数出动:“大王宜骚淮南之兵。”
骚
(騷)
sāo ㄙㄠˉ
动乱,扰乱,不安定:骚乱。骚扰。骚动。 忧愁:“离骚者,犹离忧也。” 指中国屈原的《离骚》,后泛指诗文:骚体。骚人。骚客。风骚(❶指《诗经》和《离骚》,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;❷指妇女举止轻佻)。 举止轻佻,作风下流:骚货。 同“臊”(sāo ㄙㄠ)。骚
(騷)
sǎo ㄙㄠˇ
古同“扫”,尽其所有,扫数出动:“大王宜骚淮南之兵。”英语 harass, bother, annoy, disturb
德语 Sex-Appeal haben ,Aufruhr, Unruhe (S)
“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nào]
汉字 | 闹 |
---|---|
读音 | [nào] |
注音 | ㄋㄠˋ |
部首 | [门] 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鬧 閙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鬧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5F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ymh 仓颉:lsylb 郑码:tlsl 四角:37227 |
笔顺编码 | 42541252 |
笔顺笔画 | 丶丨フ丶一丨フ丨 |
笔顺名称 | 点 竖 横折钩 点 横 竖 横折钩 竖 |
1.喧哗;不安静:热闹。闹哄哄。这里闹得很,没法儿看书。
2.吵;扰乱:又哭又闹。两个人又闹翻了。孙悟空大闹天宫。
3.发泄(感情):闹情绪。闹脾气。
4.害(病);发生(灾害或不好的事):闹病。闹肚子。闹水灾。闹矛盾。闹笑话。
5.干;弄;搞:闹革命。闹生产。把问题闹清楚。
6.开玩笑;逗:打闹。闹洞房。
基本字义
闹
(鬧)
nào ㄋㄠˋ
不安静:闹市。热闹。 搅扰:闹心。闹腾。 戏耍,耍笑:戏闹。闹洞房。 发生(疾病或灾害):闹病。闹事。闹水灾。 发泄,发作:闹气。闹情绪。 生机勃勃,旺盛,声势浩大,热火朝天地搞:红杏枝头春意闹。闹元宵。英语 quarrel; dispute hotly
德语 lärmend, auslassen, an etw. leid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