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散州的意思

sànzhōu

散州


拼音sàn zhōu
注音ㄙㄢˋ ㄓㄡ

词语解释

散州[ sàn zhōu ]

⒈  对直隶州而言。元代地方区划有路、府、州、县四等,一般以路领州、领县。州之不隶属于路而直接隶属于中书省者,称直隶州;由路所统属者,称散州。明清时以府所统属的州为散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对直隶州而言。 元 代地方区划有路、府、州、县四等,一般以路领州、领县。州之不隶属于路而直接隶属于中书省者,称直隶州;由路所统属者,称散州。 明 清 时以府所统属的州为散州。

“散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àn]   [sǎn]  

散

汉字
读音[sàn][sǎn]
注音ㄙㄢˋ|ㄙㄢˇ
部首[攵]  反文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8
异体字 㪚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㪔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563
其它编码五笔:aety 仓颉:tbok 郑码:eaqm 四角:48240
笔顺编码122125113134
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丨フ一一ノ一ノ丶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 撇 捺

“散”字的意思

[sàn]

1.由聚集而分离:解散。散会。烟消云散。

2.分发;分给:散传单。

3.排遣;排除:散心。散闷。

[sǎn]

1.无约束;不密集;松开:散漫。散兵游勇。把稻子捆紧,别散了。

2.零碎的;不集中的:散装。散坐儿。

3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,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:七厘散。金黄散。避瘟散。

“散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àn ㄙㄢˋ

分开,由聚集而分离:分散。解散。涣散。散落。散失。散逸。分布,分给:散布。散发(fā)。天女散花。排遣:散心。散闷(mèn)。解雇:他干的不好,让那家饭店给散了。

其它字义

sǎn ㄙㄢˇ

没有约束,松开:松散。散漫。懒散。散曲。散记。散板。散文。披散头发。分开的,分离的:散居。散乱。散座。散兵游勇。零碎的:散碎。散装。散页。中医称药末:散剂。丸散膏丹。

英语 scatter, disperse, break up

德语 Pulver (S)​,pulverförmiges Medikament (S, Med)​,sich auflösen, aufgehen in, zerstreuen, verbreiten, sich verteilen (V)​,sich lockern, sich lösen, auseinander gehen (V)​,aufgelöst, auseinander, zerstreut, verteilt, verbreitet, aufgegangen in (Adj)​,San (Eig, Fam)

“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ōu]  

州

汉字
读音[zhōu]
注音ㄓㄡ
部首[川]  川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3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洲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DDE
其它编码五笔:ytyh 仓颉:ilil 郑码:vdnd 四角:32000
笔顺编码434242
笔顺笔画丶ノ丶丨丶丨
笔顺名称 点 撇 点 竖 点 竖

“州”字的意思

1.旧时行政区划单位。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,如杭州、苏州。

2.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。在省或自治区之下,县之上。

“州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ōu ㄓㄡˉ

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,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:州县。杭州。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: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。

英语 administrative pision, state

德语 Land, Region (S)​,Staat (S)​,Zhou (Eig, Fam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