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卫地…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女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后来用“桑间濮上”指淫靡风气盛行的地方,也指男女幽会之处。
英a place of a lover's rendezvous in mulberry field; place of illicit love-making;
⒈ 亦省作“桑濮”。
引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桑间 濮 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。其政散,其民流,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。”
郑玄 注:“濮水 之上,地有 桑间 者,亡国之音於此之水出也。昔 殷紂 使 师延 作靡靡之乐,已而自沉於 濮水,后 师涓 过焉,夜闻而写之,为 晋平公 鼓之。”
明 叶子奇 《草木子·谈薮》:“二诗美则美矣,未免 桑间 濮 上之音尔。”
清 陈廷焯 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五:“浅见者胶柱鼓瑟,致使美人香草之遗意,等诸 桑间濮 上之淫声,此 昭明 之过也。”
晋 潘岳 《笙赋》:“乐所以移风於善,亦所以易俗於恶,故丝竹之器未改,而 桑 濮 之流已作。”
⒉ 指男女幽会的地方。
引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卫 地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女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
三国 魏 阮籍 《东平赋》:“西则首仰 阿甄,傍通 戚蒲,桑间濮上,淫荒所庐。”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鬼神·陈三姑娘》:“﹝ 陈三姑娘 ﹞年十六七,美丽自命,有桑间濮上之行。其父觉之,遂沉诸湖。”
⒊ 指男女幽会之事。
引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六十二》:“桑间濮上如何情形,自由恋爱怎样态度?”
⒈ 桑间、濮上,古代卫地名,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、唱情歌的地方。语出后指淫风流行的地方。明·叶子奇也作「濮上桑间」。
引《礼记·乐记》:「桑间濮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。」
《草木子·卷四·谈薮》:「二诗美则美矣,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。」
“间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iān] [jiàn]
汉字 | 间 |
---|---|
读音 | [jiān][jiàn] |
注音 | ㄐㄧㄢ|ㄐㄧㄢˋ |
部首 | [门] 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間 閒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間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5F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jd 仓颉:lsa 郑码:tlk 四角:37601 |
笔顺编码 | 4252511 |
笔顺笔画 | 丶丨フ丨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横 |
[jiān]
1.方位词。中间:彼此间。同志之间。两国之间。
2.方位词。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:田间。人间。晚间。一刹那间。
3.一间屋子;房间:里间。车间。衣帽间。
4.房屋的最小单位:一间卧室。三间门面。
5.姓。“閒”
[jiàn]1.空隙:乘间。
2.嫌隙;隔阂:亲密无间。
3.隔开;不连接:间隔。黑白相间。
4.挑拨使人不和;离间:反间。
5.拔去或锄去(多余的苗):间萝卜苗。“閒”
基本字义
间
(間)
jiān ㄐㄧㄢˉ
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:中间。间距。间奏。天地之间。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:田间。人间。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:里间。衣帽间。间量。 量词,房屋的最小单位:一间房。其它字义
间
(間)
jiàn ㄐㄧㄢˋ
空隙:间隙。当间儿。亲密无间。 隔开,不连接:间隔。间断。间接。间日。间歇。黑白相间。 挑拨使人不和:离间。间谍。反间计。 拔去,除去:间苗。 偏僻的小路:间道。间行(从小路走)。 参与:“肉食者谋之,又何间焉”。英语 midpoint, space; place, locality
德语 zwischen, inmitten, unter (Präp),Raum (S),Zähleinheitswort für Räumlichkeiten (Zähl)
“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pú]
汉字 | 濮 |
---|---|
读音 | [pú] |
注音 | ㄆㄨˊ |
部首 | [氵] 三点水 |
笔画 | 总笔画:17 部外:14 |
异体字 | 䧤 獛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FE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woy|iwog 仓颉:eoto 郑码:vnku 四角:32185 |
笔顺编码 | 44132224314311134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一ノ丨丨丨丶ノ一丶ノ一一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提 撇 竖 竖 竖 点 撇 横 点 撇 横 横 横 撇 捺 |
1.濮水,古水名,今河南濮阳从濮水得名。
2.姓。
基本字义
濮
pú ㄆㄨˊ
〔濮阳〕地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姓。英语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
德语 Pu (Eig, Fam)
“上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hàng] [shǎng]
汉字 | 上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àng][shǎng] |
注音 | ㄕㄤˋ|ㄕㄤˇ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3 部外:2 |
异体字 | 丄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0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hhgg 仓颉:ym 郑码:ida 四角:21100 |
笔顺编码 | 211 |
笔顺笔画 | 丨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 横 |
[shàng]
1.方位词。位置在高处的:上部。上游。往上看。
2.等级或品质高的:上等。上级。上品。
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卷。上次。上半年。
4.旧时指皇帝:上谕。
5.向上面:上缴。上升。上进。
6.姓。
7.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楼。上车。
8.到;去(某个地方):上街。上工厂。他上哪儿去了?
9.向上级呈递:上书。
10.向前进:老张快上,投篮。见困难就上,见荣誉就让。
11.出场:这一场戏,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。这一场球,你们五个先上。
12.把饭菜等端上桌子:上饭。上菜。上茶。
13.添补;增加:上水。上货。
14.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;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:上刺刀。上螺丝。
15.涂;搽:上颜色。上药。
16.达到;够(一定数量或程度):上百人。上年纪。⒁(又shǎng)上声:平上去入。
17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1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18.表示由低处向高处:爬上山顶。
19.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:锁上门。考上了大学。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。
20.表示开始并继续:爱上了农村。
[shǎng]指上声,“上2”shàng⒁的又音。
[shang]1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物体的表面:脸上。墙上。桌子上。
2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:会上。书上。课堂上。报纸上。
3.表示某一方面:组织上。事实上。思想上。
基本字义
上
shàng ㄕㄤˋ
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 去,到:上街。 向前进:冲上去。 增加:上水。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涂:上药。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 拧紧发条:上弦。 登载,记:上账。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其它字义
上
shǎng ㄕㄤˇ
◎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英语 top; superior, highest; go up, send up
德语 an einer Tätigkeit teilnehmen (V),(Postposition, nach einem Substantiv) mitten drin; von einem Aspekt; auf einer Oberfläche, usw. ,etwas bringen lassen; zufügen; etwas drauftun; installieren; (in der Zeitung u.ä.) auftauchen (V),nach oben gehen; hochlaufen (V),vorig; vorherig; ehemalig (Adj),oben (Ad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