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花鼓,用三棒上下敲击,故名。
⒈ 即花鼓,用三棒上下敲击,故名。 《通俗编·俳优》引 明 田艺蘅 《留青日札》:“吴 越 间妇女用三棒上下击鼓,谓之三棒鼓。 江 北 凤阳 男子尤善,即 唐 三杖鼓也。
引咸通 中, 王文举 好弄三杖鼓,打撩万不失一,杖音与歌声句拍附和为节,又能夹一刀弄之。”
关启普 《扑不灭的火》:“一天,我们村上出现了几个唱大鼓的。他们敲着三棒鼓,开头唱的是《水浒》、《三国》里的故事;等人多了,他们就唱起新编的《翻身谣》来。”
“三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ān]
汉字 | 三 |
---|---|
读音 | [sān] |
注音 | ㄙㄢ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3 部外:2 |
异体字 | 叁 參 弎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0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ggg 仓颉:mmm 郑码:cd 四角:10101 |
笔顺编码 | 111 |
笔顺笔画 | 一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横 |
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多数或多次:三思。三缄其口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三
sān ㄙㄢ
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英语 three
德语 drei (3) (Num)
“棒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àng]
汉字 | 棒 |
---|---|
读音 | [bàng] |
注音 | ㄅㄤˋ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㭋 棓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8D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dwh|sdwg 仓颉:dqkq 郑码:fcbi 四角:45958 |
笔顺编码 | 1234111341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横 横 横 撇 捺 横 横 竖 |
1.棍子:木棒。炭精棒。
2.(体力或能力)强;(水平)高;(成绩)好:棒小伙子。字写得真棒。功课棒。
基本字义
棒
bàng ㄅㄤˋ
棍子:木棒。棒子(a.棍子;b.玉米的别称)。棒槌。棒冰。棒球。棒喝(hè)。体力强,能力大,成绩好,水平高:功课棒。身体棒。英语 stick, club, truncheon; hit
德语 Schläger, Stock; prima
“鼓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ǔ]
汉字 | 鼓 |
---|---|
读音 | [gǔ] |
注音 | ㄍㄨˇ |
部首 | [鼓] 鼓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0 |
异体字 | 皷 鼔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皼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F1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kuc 仓颉:gtje 郑码:bjex 四角:44147 |
笔顺编码 | 121251431125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提 横 竖 横撇/横钩 捺 |
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
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
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
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
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
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
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
8.姓。
鼓
gǔ ㄍㄨˇ
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 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 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英语 drum; beat, top, strike
德语 Trommel (S, Mus),Radikal Nr. 207 = Trommel, trommeln, schlagen, Musik spielen, ermuntern, Luft hineinblas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