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尊崇儒学、通习儒家经书的人。汉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。
⒈ 尊崇儒学、通习儒家经书的人。 汉 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。
引《墨子·非儒下》:“儒者曰:‘亲亲有术,尊贤有等。’”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成安君,儒者也,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。”
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沉孟端》:“沉孟端 先生 方学,虽本世医,而通知古今,有儒者风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》:“然而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们……一到圆形的地球,却什么也不知道。”
⒈ 研究儒家学术的人。后泛指读书人。
引《荀子·儒效》:「儒者在本朝则美政,在下位则美俗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今得见先生儒者气像,不觉功利之见顿消。」
英语Confucian
法语confucianiste, confucéen
“儒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rú]
汉字 | 儒 |
---|---|
读音 | [rú] |
注音 | ㄖㄨˊ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6 部外:14 |
异体字 | 㐵 偄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11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fdj 仓颉:ombb 郑码:nfgl 四角:21227 |
笔顺编码 | 3214524444132522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点 横撇/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|
1.旧时泛指读书人:儒生。儒医。
2.古代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。
3.儒家:儒术。
4.通“懦(nuò)”。懦弱:偷儒转脱。
基本字义
儒
rú ㄖㄨˊ
指读书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英语 Confucian scholar
德语 Geisteswissenschaftler (S),Gelehrte (S)
“者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ě]
汉字 | 者 |
---|---|
读音 | [zhě] |
注音 | ㄓㄜˇ |
部首 | [耂] 老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4 |
异体字 | 者 者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00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tjf 仓颉:jka 郑码:bm 四角:44600 |
笔顺编码 | 1213251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|
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
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
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
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
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
6.姓。
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这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者
zhě ㄓㄜˇ
用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、数词、词组后,并与其相结合,指人、指事、指物、指时等:读者。作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来者。 助词,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:陈胜者,阳城人也。 这,此(多用在古诗词曲中):者个。者回。者番。者边走。英语 that which; he who; those who
德语 derjenige welcher, (-ist, -er) Person, die etwas tut bzw.ausfüh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