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儒硕的意思

shuò

儒硕


拼音rú shuò
注音ㄖㄨˊ ㄕㄨㄛˋ

繁体儒碩

词语解释

儒硕[ rú shuò ]

⒈  博通的学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博通的学者。

唐 李绛 《请崇国学疏》:“儒硕解散,国学毁废,生徒无鼓篋之志,博士有倚席之讥。”
明 李东阳 《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蹟》:“理宗 号为崇尚儒硕,而 真 魏 二贤贬逐不暇,则其为治可知矣。”
清 邓显鹤 《例授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》:“近时儒硕,又厌薄 程 朱,务争胜于一名一物,拾末而遗本。”

“儒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rú]  

儒

汉字
读音[rú]
注音ㄖㄨˊ
部首[亻]  单人旁
笔画总笔画:16 部外:14
异体字 㐵 偄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12
其它编码五笔:wfdj 仓颉:ombb 郑码:nfgl 四角:21227
笔顺编码3214524444132522
笔顺笔画ノ丨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
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点 横撇/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

“儒”字的意思

1.旧时泛指读书人:儒生。儒医。

2.古代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。

3.儒家:儒术。

4.通“懦(nuò)”。懦弱:偷儒转脱。

“儒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rú ㄖㄨˊ

指读书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

英语 Confucian scholar

德语 Geisteswissenschaftler (S)​,Gelehrte (S)

“硕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huò]   [shí]  

硕

汉字
读音[shuò][shí]
注音ㄕㄨㄛˋ|ㄕˊ
部首[石]  石字旁
笔画总笔画:11 部外:6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855
其它编码五笔:ddmy 仓颉:mrmbo 郑码:ggo 四角:11682
笔顺编码13251132534
笔顺笔画一ノ丨フ一一ノ丨フノ丶
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

“硕”字的意思

[shuò]

1.〔硕士〕学位名,高于“学士”。

2.大:硕老。硕材。硕学(博学,亦指博学的人)。硕壮。硕果累累(喻巨大的成绩)。硕大无朋(形容无比的大)。

[shí]

古同“石”,形容坚固。

“硕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碩)

shuò ㄕㄨㄛˋ

〔硕士〕学位名,高于“学士”。大:硕老。硕材。硕学(博学,亦指博学的人)。硕壮。硕果累累(喻巨大的成绩)。硕大无朋(形容无比的大)。

其它字义

(碩)

shí ㄕˊ

 ◎ 古同“石”,形容坚固。

英语 great, eminent; large, big

德语 groß, riesig (Adj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