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用粗茭细石筑成的一种挡水建筑物。
⒈ 用粗茭细石筑成的一种挡水建筑物。 宋 范镇 《东斋纪事》卷四:“盖 蜀州 江 来远,水势缓,故为硬堰。硬堰者,皆巨木大石。
引汉州 江 来近,水声湍悍,猛暴难制,故为软堰。软堰者,以粗茭细石,各有所宜也。”
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“盖东流本人力所开,阔止百餘步,冬月 河 流断絶,故软堰可为。”
“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àn]
汉字 | 堰 |
---|---|
读音 | [yàn] |
注音 | ㄧㄢˋ |
部首 | [土] 提土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9 |
异体字 | 墕 隁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83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ajv 仓颉:gsav 郑码:bhkz 四角:41114 |
笔顺编码 | 121125115315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一丨フ一一フノ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提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点 撇 横 竖折/竖弯 |
较低的挡水构筑物,作用是提高上游水位,便利灌溉和航运。
基本字义
堰
yàn ㄧㄢˋ
◎ 挡水的堤坝:堤堰。堰塘。都江堰(在中国四川省,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,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)。
英语 dam; embankment, dike, bank
德语 Schleuse (S),Staumauer, Wehr (S),Talsperr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