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肉鬉”。
⒉ 骏马的一种特征。马颈肉端所生鬃毛,倒披一旁,谓之“肉鬃”。
⒈ 亦作“肉鬉”。骏马的一种特征。马颈肉端所生鬃毛,倒披一旁,谓之“肉騣”。
引唐 杜甫 《骢马行》:“隅目青荧夹镜悬,肉騣碨礧连钱动。”
《新唐书·五行志三》:“滑州 刺史 李邕,献马,肉鬉鳞臆,嘶不类马,日行三百里。”
宋 苏轼 《申王画马图》诗:“肉鬉汗血尽龙种,紫袍玉带真天人。”
宋 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杜少陵七》:“东坡 云:‘……余在 岐下 见 秦州 进一马,骏如牛,项垂胡侧立颠倒,毛生肉端,番人云:此肉騣马也。’”
“肉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ròu]
汉字 | 肉 |
---|---|
读音 | [ròu] |
注音 | ㄖㄡˋ |
部首 | [肉] 肉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0 |
异体字 | 宍 月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08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mwwi 仓颉:obo 郑码:ldoo 四角:40227 |
笔顺编码 | 25343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ノ丶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钩 撇 点 撇 点 |
1.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。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。
2.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:枣肉。冬瓜肉厚。
3.不脆;不酥:肉瓤儿西瓜。
4.性子慢,动作迟缓:肉脾气。那个人太肉,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。
肉
ròu ㄖㄡˋ
人或动物体内红色、柔软的组织:肉体。肉类。肉食。肌肉。肉票(被盗匪掳去的人,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)。肉身(佛教指肉体)。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:桂圆肉。冬瓜肉厚。 果实不脆,不酥:肉瓤西瓜。 行动迟缓,性子慢:做事真肉。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。 极亲密疼爱之称,多用呼子女。英语 flesh; meat; KangXi radical 130
德语 Fleisch (S),Radikal Nr. 130 = Fleisch (S)
“鬃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ōng]
汉字 | 鬃 |
---|---|
读音 | [zōng] |
注音 | ㄗㄨㄥ |
部首 | [髟] 鬓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8 部外:8 |
异体字 | 騣 從 ???? ???? 骔 鬉 䰌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B0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epi 仓颉:shjmf 郑码:chwb 四角:72901 |
笔顺编码 | 1211154333445112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横 横 撇折 点 撇 撇 撇 点 点 横撇/横钩 横 横 竖钩 撇 点 |
马、猪等颈上的长毛:马鬃。猪鬃。
基本字义
鬃
zōng ㄗㄨㄥˉ
◎ 马、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:鬃毛。鬃帚。鬃刷。红鬃烈马。
英语 mane; neck brist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