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群龙的意思

qúnlóng

群龙


拼音qún lóng
注音ㄑㄨㄣˊ ㄌㄨㄥˊ

繁体群龍

词语解释

群龙[ qún lóng ]

⒈  喻贤臣。

⒉  喻群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喻贤臣。参见“羣龙无首”。

《易·乾》:“见羣龙,无首,吉。”
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唐尧 在上,羣龙为用; 文 武 创德, 周 召 作辅。”
李贤 注:“羣龙,喻贤臣也。”
唐 王维 《送友人归山歌》:“羣龙兮满朝,君何为兮空谷。”

⒉  喻群圣。

《文选·班固<幽通赋>》:“登孔昊而上下兮,纬羣龙之所经。”
李善 注引 应劭 曰:“羣龙,喻羣圣也。自 伏羲 下讫 孔子。”

“群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ún]  

群

汉字
读音[qún]
注音ㄑㄩㄣˊ
部首[羊]  羊字旁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7
异体字 羣 䭽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FA4
其它编码五笔:vtkd|vtku 仓颉:srtq 郑码:xmau 四角:18651
笔顺编码5113251431112
笔顺笔画フ一一ノ丨フ一丶ノ一一一丨
笔顺名称 横折 横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横 横 横 竖

“群”字的意思

1.聚在一起的人或物:人群。鸡群。建筑群。成群结队。

2.众多的人:超群。群言堂。群策群力。

3.成群的:群峰。群居。群集。

4.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:一群孩子。一群马。

5.姓。

“群”字的基本解释

qún ㄑㄩㄣˊ

相聚成伙的,聚集在一起的:群岛。群山。群书。群芳。群居。群落(luò)。群集。群雕。群蚁附膻(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;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,追逐私利)。 众人:群众。群情。群雄。群策群力。群威群胆。 量词,用于成群的人或物:一群孩子。

英语 (same as U+7FA3 羣) group, crowd, multitude, mob

德语 Gruppe, Herde, Menge, Schar, Schwarm (S)​,gruppiert (Adj)​,ZEW für Gruppen (Mensch, Tier)​ (Zähl)

“龙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óng]  

龙

汉字
读音[lóng]
注音ㄌㄨㄥˊ
部首[龙]  龙字旁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0
异体字 龍 竜 龒 㡣 䮾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F99
其它编码五笔:dxv|dxyi 仓颉:ikp 郑码:gm 四角:43014
笔顺编码13534
笔顺笔画一ノフノ丶
笔顺名称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

“龙”字的意思

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

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龙颜。龙廷。龙袍。龙床。

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龙舟。龙灯。龙车。龙旗。

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

5.姓。

“龙”字的基本解释

(龍)

lóng ㄌㄨㄥˊ

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 姓。

英语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

德语 Drache (S)​,Long (Name)​ (Eig, Fam)​,Schlange (auf der Speisekarte)​ (Ess)​,Radikal Nr. 212 = Drache, Drache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