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却行,恭顺貌。
⒉ 退避,退让。
⒈ 却行,恭顺貌。
引《管子·戒》:“桓公 蹵然逡遁。”
《汉书·雋不疑薛广德等传赞》:“薛广德 保县车之荣, 平当 逡遁有耻, 彭宣 见险而止,异乎‘苟患失之’者矣。”
颜师古 注:“遁读与巡同。”
⒉ 退避,退让。 唐 颜师古 《匡谬正俗·逡遁》:“贾谊 《过秦》云:‘尝以十倍之地,百万之众,仰关而攻 秦,秦 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。
引秦 无亡矢遗鏃之费,而天下已困矣。’遁者盖取盾之声以为巡字,当音详遵反……九国畏愞,自度无功,持疑不进,坐致败散耳。后之学者既不知遁为巡字,遂改为遁逃,因就释云。”
章炳麟 《訄书·官统下》:“夫以疆圉抗詔,叛也。又逡遁多畏,而弗能自立为小国,虚设节镇也,孰用?”
“逡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ūn]
汉字 | 逡 |
---|---|
读音 | [qūn] |
注音 | ㄑㄩㄣ |
部首 | [辶] 走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7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遁 夋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02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cwtp 仓颉:yice 郑码:wzor 四角:33304 |
笔顺编码 | 5434354454 |
笔顺笔画 | フ丶ノ丶ノフ丶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撇折 点 撇 点 撇 横撇/横钩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|
〔逡巡〕因顾虑而徘徊不前。
基本字义
逡
qūn ㄑㄩㄣˉ
◎ 退让,退却:逡巡。
英语 retreat, withdraw, fall 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