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担任或不担任职务。
例无意去就。
英assume or not assume the office;
⒉ 离去或留下。
例去就之际。——南朝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英leave or stay;
⒈ 离去或接近;担任官职或不担任官职。
引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寧於祸福,谨於去就。”
晋 皇甫谧 《<高士传>序》:“身不屈於王公,名不耗於终始,自 尧 至 魏,凡九十餘人,虽执节若 夷 齐,去就若两 龚,皆不録也。”
宋 梅尧臣 《勉致仕李秘监》诗:“去就异前人,其义已介独。”
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且前并未受过天朝官爵恩典,何忍遽弃其官而来投顺乎?其中必大有所见,乃能如此去就也。”
⒉ 犹取舍。
引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保位权》:“黑白分明,然后民知所去就,民知所去就,然后可以致治。”
宋 王禹偁 《与李宗谔书》:“能不以炎凉为去就者,虽贫贱之交固亦鲜得,况贵胄乎?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逃名》:“逃名,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,但有去就,有爱憎,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。”
⒊ 去留不定。常有离去之意。
引《魏书·韩茂传》:“先是, 河 外未宾,民多去就,故权立 东青州 为招怀之本。”
《新唐书·刘祥道传》:“今任官率四考罢,官知秩满,则怀去就;民知迁徙,则苟且。以去就之官,临苟且之民,欲移风振俗,乌可得乎?”
《金史·逆臣传·完颜元宜》:“世宗 即位於 辽阳,军中多怀去就。”
⒋ 举止行动。
引《鹖冠子·道端》:“受官任治,观其去就,足以知智;迫之不惧,足以知勇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“范先 欲杀 畿 以威众。且观 畿 去就,於门下斩杀主簿已下三十餘人, 畿 举动自若。”
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吕乡筠》:“忽见波上有渔舟而来者,渐近,乃一老父,鬢眉皤然,去就异常。”
⒌ 指符合礼节的行动。犹体统。 唐 李商隐 《杂纂》卷上有“失去就”类列举“卸起帽共人言语;駡他人家奴婢”等十种不符合礼节的行为。
引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“唐 襄州 赵康凝 令公……路由 夏口,杜洪念 公郊迓,以主座逊之,遽尸其位。其不识去就,皆此类也。”
《诗话总龟》卷十一引 宋 王直方 《直方诗话》:“郭功父 方与 荆公 坐,有一人展刺云:‘诗人 龙太初。’ 功父 勃然曰:‘相公前敢称诗人,其不识去就如此!’”
⒈ 取舍。
引《文选·司马迁·报任少卿书》:「仆虽怯懦欲苟活,亦颇识去就之分矣,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!」
⒉ 担任官职或不担任官职。
⒊ 体统、礼数。
引宋·洪迈《夷坚乙志·卷四·赵士藻》:「汝曹为士大夫,当知去就。」
⒋ 行为举动。
引《三国志·卷十六·魏书·杜畿传》:「且观畿去就,于门下斩杀主簿已下三十余人。」
“去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ù]
汉字 | 去 |
---|---|
读音 | [qù] |
注音 | ㄑㄩˋ |
部首 | [厶] 私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3 |
异体字 | 㚎 厺 ???? ???? ???? 弆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B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cu 仓颉:gi 郑码:bzs 四角:40732 |
笔顺编码 | 1215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撇折 点 |
1.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(跟“来”相对):去路。去向。从成都去重庆。他去了三天,还没回来。
2.离开:去国。去世。去职。去留两便。
3.失去;失掉:大势已去。
4.除去;除掉:去病。去火。去皮。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。
5.距离:两地相去四十里。去今五十年。
6.过去的(时间,多指过去的一年):去年。去秋(去年秋天)。去冬今春。
7.婉辞,指人死: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。
8.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“去”,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“来”。
9.的“去”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,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:他去听报告去了。
10.用在“大、多、远”等形容词后,表示“非常…”,“…极了”的意思(后面加“了”):这座楼可大了去了!。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!⑿去声:平上去入。
11.扮演(戏曲里的角色):在《断桥》中,他去白娘子。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:拿去。捎去。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继续等:信步走去(=过去)。让他说去(=下去)。一眼看去(=上去)。
基本字义
去
qù ㄑㄩˋ
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;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,与“来”相对:去处。去路。去国。距离,差别:相去不远。已过的,特指刚过去的一年:去年。去冬今春。除掉,减掉:去掉。去皮。去势(a.阉割;b.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)。扮演戏曲中的角色:他去男主角。用在动词后,表示趋向:上去。进去。用在动词后,表示持续:信步走去。汉语四声之一:去声(a.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;b.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)。英语 go away, leave, depart
德语 gehen, fortgehen, weggehen (V),verlassen (V)
“就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iù]
汉字 | 就 |
---|---|
读音 | [jiù] |
注音 | ㄐㄧㄡˋ |
部首 | [尢] 尤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9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3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idn|yidy 仓颉:yfiku 郑码:sjkg 四角:03912 |
笔顺编码 | 412512341354 |
笔顺笔画 | 丶一丨フ一丨ノ丶一ノ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撇 点 横 撇 竖弯钩 点 |
1.凑近;靠近:迁就。避难就易。
2.到;开始从事:就位。就业。就寝。就学。就职。
3.被;受:就歼。就擒。
4.完成;确定:成就。功成名就。生铁铸就的,不容易拆掉。
5.趁着(当前的便利);借着(有时跟“着”字连用):就便。就近。就手儿。就着灯光看书。
6.一边儿是菜蔬、果品等,一边儿是主食或酒,两者搭着吃或喝:花生仁儿就酒。
7.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: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。就工作经验来说,他比别人要丰富些。
8.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:我就来。您稍等一会儿,饭就好了。
9.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: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。大风早晨就住了。
10.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:想起来就说。卸下了行李,我们就到车间去了。
11.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(前面常用“只要、要是、既然”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):只要用功,就能学好。他要是不来,我就去找他。谁愿意去,谁就去。
12.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,次数多,能力强等: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,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。他三天才来一次,你一天就来三次。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,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。
13.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,表示容忍:大点儿就大点儿吧,买下算了。
14.仅仅;只: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,现在大家都知道了。
15.表示加强肯定:我就知道他会来的,今天他果然来了。我就不信我学不会。那就是他的家。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。
16.表示假设的让步,跟“就是”2相同:你就送来,我也不要。
基本字义
就
jiù ㄐㄧㄡˋ
凑近,靠近:避难就易。就着灯看书。到,从事,开始进入:就位。就业。就寝。就任。就绪。就医。高就。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,顺便:就近。就便。就事论事。英语 just, simply; to come, go to; to approach, near
德语 plötzlich, augenblicklich, nur, gerade (emphatisch), dann ,vollenden (V),schon, berei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