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却避”。
⒉ 退避。
⒈ 亦作“却避”。退避。
引宋 叶适 《蔡知阁墓志铭》:“孝宗 崩, 光宗 疾不能丧,太皇太后命今上即位。上却避再三,公与同列 韩侂胄 扶抱登御榻,涕泪被面,庭中惊悚。”
明 李东阳 《京都十景·居庸迭翠》诗:“万里朔风须却避,千年王气镇长存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五》:“﹝ 爱公 ﹞又偶在船头,戏拈篙刺水。忽掷篙却避,面有惊色。”
“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uè]
汉字 | 却 |
---|---|
读音 | [què] |
注音 | ㄑㄩㄝˋ |
部首 | [卩] 单耳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卻 㕁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卻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7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cbh 仓颉:gisl 郑码:bzy 四角:47720 |
笔顺编码 | 121545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フ丶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竖 |
1.后退:退却。却步。
2.使退却:却敌。
3.推辞;拒绝:推却。却之不恭。盛情难却。
4.去;掉:冷却。忘却。失却信心。
5.姓。
6.表示转折,比“倒、可”的语气略轻:有许多话要说,一时却说不出来。文章虽短却很有力。
却
què ㄑㄩㄝˋ
退:却步(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,如“望而却却”)。退却。 退还,不受:盛情难却。 表示转折:我来了,他却走了。 去掉:失却。了(liǎo)却。英语 still, but; decline; retreat
德语 aber, jedoch, dennoch ,zurückweisen, ablehnen, ausschlagen
“避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ì]
汉字 | 避 |
---|---|
读音 | [bì] |
注音 | ㄅㄧˋ |
部首 | [辶] 走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6 部外:13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辟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07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kup 仓颉:ysrj 郑码:wxjs 四角:30304 |
笔顺编码 | 5132514143112454 |
笔顺笔画 |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|
1.躲开;回避:退避。避而不谈。避一会儿雨。
2.防止:避孕。避雷针。
基本字义
避
bì ㄅㄧˋ
躲,设法躲开:避雨。避暑。避世。避讳。回避。避重就轻。避世绝俗。 防止:避免。避孕。避嫌。避雷针。英语 avoid; turn aside; escape; hide
德语 vermeiden (V),flie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