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伊尹说汤事。
⒉ 指孔子游说诸侯各国事。
⒈ 指 伊尹 说 汤 事。
引《韩非子·难言》:“上古有 汤,至圣也; 伊尹,至智也。夫至智説至圣,然且七十説而不受,身执鼎俎为庖宰,昵近习亲,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时难》:“伊尹 干 汤,至於七十也。”
⒉ 指 孔子 游说诸侯各国事。
引《文选·扬雄<解嘲>》:“或七十説而不遇,或立谈而封侯。”
吕向 注:“孔子 歷説天下七十君竟不一遇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是以东西南北,七十説而不用,然后退而修王道,作《春秋》。”
唐 李白 《赠崔郎中宗之》诗:“仲尼 七十説,歷聘莫见收。”
“七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ī]
汉字 | 七 |
---|---|
读音 | [qī] |
注音 | ㄑㄧ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2 部外:1 |
异体字 | 柒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0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gn 仓颉:ju 郑码:hd 四角:40710 |
笔顺编码 | 15 |
笔顺笔画 | 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弯钩 |
1.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,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,共分七个“七”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七
qī ㄑㄧˉ
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英语 seven
德语 sieben (7) (Num)
“十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í]
汉字 | 十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í] |
注音 | ㄕˊ |
部首 | [十] 十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2 部外:0 |
异体字 | 什 拾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4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gh 仓颉:j 郑码:ed 四角:40000 |
笔顺编码 | 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|
1.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分。十成的把握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十
shí ㄕˊ
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成。英语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
德语 zehn
“说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shuō] [shuì] [yuè]
汉字 | 说 |
---|---|
读音 | [shuō][shuì][yuè] |
注音 | ㄕㄨㄛ|ㄕㄨㄟˋ|ㄩㄝˋ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7 |
异体字 | 說 説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說説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F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ukq 仓颉:ivcru 郑码:sujr 四角:38712 |
笔顺编码 | 454325135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丶ノ丨フ一ノ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 |
[shuō]
1.用话来表达意思:我不会唱歌,只说了个笑话。
2.解释:一说就明白。
3.言论;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有此一说。
4.责备;批评:挨说了。爸爸说了他几句。
5.指说合;介绍:说婆家。
6.意思上指:他这番话是说谁呢?
[yuè]同“悦”。
[shuì]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:游说。
基本字义
说
(説)
shuō ㄕㄨㄛˉ
用话来表达意思:说话。说明。演说。解说。 介绍:说合(a.从中介绍;b.商议;c.说和。“合”均读轻声)。说媒。 言论,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 责备:数说。 文体的一种,如韩愈的《师说》。其它字义
说
(説)
shuì ㄕㄨㄟˋ
◎ 用话劝说别人,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:游说。
其它字义
说
(説)
yuè ㄩㄝˋ
◎ 古同“悦”。
英语 speak, say, talk; scold, upbraid
德语 sagen, erklär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