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在浙江省桐庐县南。两山夹峙,东阳江奔泻其间,水流湍急,连亘七里,故名。北岸富春山(严陵山)传说为东汉严光(严子陵)耕作垂钓处。
⒈ 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。两山夹峙, 东阳江 奔泻其间,水流湍急,连亘七里,故名。北岸 富春山 ( 严陵山 )传说为 东汉 严光 ( 严子陵 )耕作垂钓处。
引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严光》“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” 李贤 注引 南朝 陈 顾野王 《舆地志》:“七里瀨 在 东阳江 下,与 严陵瀨 相接,有 严山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新小滩》诗:“江南客见生乡思,道似 严陵 七里滩。”
宋 梅尧臣 《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》诗:“人传 七里滩,昔日来钓此。滩上水溅溅,滩下石齿齿。其人不可见,其事清且美。”
“七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ī]
汉字 | 七 |
---|---|
读音 | [qī] |
注音 | ㄑㄧ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2 部外:1 |
异体字 | 柒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0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gn 仓颉:ju 郑码:hd 四角:40710 |
笔顺编码 | 15 |
笔顺笔画 | 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弯钩 |
1.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,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,共分七个“七”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七
qī ㄑㄧˉ
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英语 seven
德语 sieben (7) (Num)
“里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ǐ]
汉字 | 里 |
---|---|
读音 | [lǐ] |
注音 | ㄌㄧˇ |
部首 | [里] 里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0 |
异体字 | 裏 裡 里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裏裡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1C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jfd 仓颉:wg 郑码:kbvv 四角:60105 |
笔顺编码 | 251121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一丨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横 |
[lǐ]
1.(里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里儿。衣服里儿。这面是里儿,那面是面儿。
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里屋。里圈。往里走。
3.街坊:邻里。里弄。
4.家乡:故里。乡里。
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
6.姓。
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
[li]1.里面;内部(跟“外”相对):手里。箱子里。话里有话。
2.附在“这、那、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:这里。那里。头里。
基本字义
里
(④⑤裏)
lǐ ㄌㄧˇ
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 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:里弄(lòng )。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 衣物的内层:被里。 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: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 姓。英语 unit of distance; village; lane
德语 in, innerhalb, innerlich (Präp),Heimat (S),innere (Adj),Li (chin. Längenmaß = 1,2 km) (Zähl),Futter, Innenseite (S),Nachbarschaft, nähere Umgebung (S)
“濑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ài]
汉字 | 濑 |
---|---|
读音 | [lài] |
注音 | ㄌㄞˋ |
部首 | [氵] 三点水 |
笔画 | 总笔画:16 部外:13 |
异体字 | 瀨 瀬 |
字形结构 | 左中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瀨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FD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gkm|iskm 仓颉:edlo 郑码:vfrl 四角:37182 |
笔顺编码 | 4411251234352534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一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提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点 撇 横撇/横钩 竖 横折 撇 点 |
急速的水流。
基本字义
濑
(瀨)
lài ㄌㄞˋ
◎ 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:“石濑兮浅浅”。
英语 swift current; rapids
德语 Stromschnell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