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祇悔的意思

huǐ

祇悔


拼音qí huǐ
注音ㄑ一ˊ ㄏㄨㄟˇ

词语解释

祇悔[ qí huǐ ]

⒈  大悔。

greatly repent;

引证解释

⒈  大悔。

《易·复》:“不远復,无祇悔。”
孔颖达 疏:“既能速復,是无大悔。”
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思过念咎,务消祇悔。”

国语辞典

祇悔[ qí huǐ ]

⒈  大悔。

《易经·系辞下》:「不远复,无祇悔。」
南朝齐·王俭〈太宰褚彦回碑文〉:「经始图终,式免祇悔。」

“祇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zhǐ]   [qí]  

祇

汉字
读音[zhǐ][qí]
注音ㄓˇ|ㄑㄧˊ
部首[礻]  示字旁
笔画总笔画:8 部外:4
异体字 示 秖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947
其它编码五笔:pyqa 仓颉:ifhvp 郑码:wsrh 四角:32240
笔顺编码45243515
笔顺笔画丶フ丨丶ノフ一フ
笔顺名称 点 横撇/横钩 竖 点 撇 竖提 横 斜钩

“祇”字的意思

[qí]

1.地神。說文解字:“祇,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。”如:“神祇”。

2.安心。《詩經•小雅•何人斯》:“壹者之來,俾我祇也。”鄭玄•箋:“一者之來見我,我則知之,是使我心安也。”

3.大。《易經•繫辭下》:“不遠復,無祇悔。”

[zhǐ]

正、恰、只。《詩經•小雅•何人斯》:“胡逝我梁,祇攪我心。”三國•魏•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多言寡誠,祇令事敗。”

“祇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ǐ ㄓˇ

 ◎ 正、恰、只。《詩經•小雅•何人斯》:“胡逝我梁,祇攪我心。”三國•魏•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多言寡誠,祇令事敗。”

其它字义

qí ㄑㄧˊ

地神。說文解字:“祇,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。”如:“神祇”。安心。《詩經•小雅•何人斯》:“壹者之來,俾我祇也。”鄭玄•箋:“一者之來見我,我則知之,是使我心安也。”大。《易經•繫辭下》:“不遠復,無祇悔。”

英语 the spirit of the earth; (used for U+53EA 只) only, merely, but

德语 Frieden, Friede (S)​,nur, bloß, lediglich (Adv)

“悔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ǐ]  

悔

汉字
读音[huǐ]
注音ㄏㄨㄟˇ
部首[忄]  竖心旁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7
异体字 ???? ???? 悔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094
其它编码五笔:ntxu|ntxy 仓颉:powy 郑码:umzy 四角:98057
笔顺编码4423155414
笔顺笔画丶丶丨ノ一フフ丶一丶
笔顺名称 点 点 竖 撇 横 竖折/竖弯 横折钩 点 横 点

“悔”字的意思

1.觉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:后悔。悔过。

2.古指灾祸。

“悔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huǐ ㄏㄨㄟˇ

 ◎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:后悔。懊悔。悔改。悔恨。悔悟。追悔莫及。

英语 repent, show remorse, regret

德语 Bedauern, Reue (S)​,bedauern, bereuen (V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