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七不堪的意思

kān

七不堪


拼音qī bù kān
注音ㄑ一 ㄅㄨˋ ㄎㄢ

词语解释

七不堪[ qī bù kān ]

⒈  三国魏嵇康不满当时执政的司马师司马昭等。司马集团的山涛推荐他做选曹郎,他表示拒绝,在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中列陈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,“有必不堪者七,甚不可者二”。后来诗文中把“七不堪”作为疏懒或才能不称的典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三国 魏 嵇康 不满当时执政的 司马师 司马昭 等。 司马 集团的 山涛 推荐他做选曹郎,他表示拒绝,在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中列陈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,“有必不堪者七,甚不可者二”。后来诗文中把“七不堪”作为疏懒或才能不称的典故。

唐 孟浩然 《京还赠张维》诗:“欲徇五斗禄,其如七不堪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公退书怀》诗:“四无告者仅一饱,七不堪中仍百忙。”
明 唐顺之 《复官后报京师友人》诗:“疎狂自分三宜黜,嬾病其如七不堪。”
清 赵翼 《遣兴》诗:“四宜休敢称高士,七不堪难起病夫。”

“七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ī]  

七

汉字
读音[qī]
注音ㄑㄧ
部首[一]  一字旁
笔画总笔画:2 部外:1
异体字 柒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4E03
其它编码五笔:agn 仓颉:ju 郑码:hd 四角:40710
笔顺编码15
笔顺笔画一フ
笔顺名称 横 竖弯钩

“七”字的意思

1.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
2.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,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,共分七个“七”。

3.姓。

“七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qī ㄑㄧˉ

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
英语 seven

德语 sieben (7)​ (Num)

“不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bù]   [fǒu]  

不

汉字
读音[bù][fǒu]
注音ㄅㄨˋ|ㄈㄡˇ
部首[一]  一字旁
笔画总笔画:4 部外:3
异体字 ???? ???? 否 柎 不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4E0D
其它编码五笔:gii|dhi 仓颉:mf 郑码:gi 四角:10900
笔顺编码1324
笔顺笔画一ノ丨丶
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点

“不”字的意思

[bù]
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
[fǒu]

相当于“否”

“不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bù ㄅㄨˋ
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其它字义

fǒu ㄈㄡˇ

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英语 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
德语 nein,nicht"

“堪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ān]  

堪

汉字
读音[kān]
注音ㄎㄢ
部首[土]  提土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9
异体字 墋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82A
其它编码五笔:fadn|fdwn 仓颉:gtmv 郑码:bez 四角:44118
笔顺编码121122111345
笔顺笔画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
笔顺名称 横 竖 提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竖折/竖弯

“堪”字的意思

1.可;能:堪当重任。堪称楷模。

2.能忍受;能承受:难堪。不堪凌辱。

3.姓。

“堪”字的基本解释

kān ㄎㄢˉ

能,可以,足以:不堪设想。堪当重任。堪以告慰。 忍受,能支持:难堪。不堪一击。狼狈不堪。疲惫不堪。

英语

adequately capable of, worthy of

德语 können, dürfen (V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