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翘辫子的意思

qiàobiàn

翘辫子


拼音qiào biàn zǐ
注音ㄑ一ㄠˋ ㄅ一ㄢˋ ㄗˇ

繁体翹辮子
词性动词

词语解释

翘辫子[ qiào biàn zi ]

⒈  谑语,即死。清代男人也梳辫子,刽子手杀人时要把辫子提起,翘辫子也就成为杀头的同义词 ,后来借指死亡。

kick the bucket;

引证解释

⒈  死。有时带讥笑或诙谐意味。

巴金 《第四病室》第七章:“那个内科病人,头天晚上进来,一句话也没有讲过,第二天早晨就翘辫子了。”
周立波 《纪念》:“站在旁边的一个华捕说:‘再打,可是要翘辫子了。’”
杨朔 《锦绣山河》:“我要是好生气,早翘辫子啦!”

国语辞典

翘辫子[ qiào biàn zi ]

⒈  俗称死亡为「翘辫子」。根据传说,在留辫子时代,在人活著的时候辫子是下垂的,而死后入殓则要编结起来,置于头部上方,末端竖起,所以翘辫子就成了死亡的代称。

“翘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qiáo]   [qiào]  

翘

汉字
读音[qiáo][qiào]
注音ㄑㄧㄠˊ|ㄑㄧㄠˋ
部首[羽]  羽字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6
异体字 翹 㚁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FD8
其它编码五笔:atgn 仓颉:jusmm 郑码:hmyy 四角:57212
笔顺编码153135541541
笔顺笔画一フノ一ノフフ丶一フ丶一
笔顺名称 横 斜钩 撇 横 撇 竖弯钩 横折钩 点 提 横折钩 点 提

“翘”字的意思

[qiào]

一头儿向上仰起:板凳没放稳,这头儿一压,那头儿就往上一翘。

[qiáo]

1.抬起(头):翘首。

2.(木、纸等)平的东西因由湿变干而不平。

“翘”字的基本解释

(翹)

qiáo ㄑㄧㄠˊ

举起,抬起,向上:翘首。翘望。翘企(殷切企望)。翘足引领。 特出:翘才(高才)。翘楚(喻杰出的人才)。

(翹)

qiào ㄑㄧㄠˋ

一头向上仰起:翘尾巴。翘辫子(死)。

英语 turn up, lift, elevate, raise

德语 Haarschmuck der Frauen [ hist. ] (S, Gesch)​,Schwanzfeder [hist ] (S, Bio)​,heben, anheben, etw. an einem Ende nach oben heben (V)​,krümmen, sich nach oben biegen (V)​,hervorragend

“辫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iàn]  

辫

汉字
读音[biàn]
注音ㄅㄧㄢˋ
部首[辛]  辛字旁
笔画总笔画:17 部外:10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FAB
其它编码五笔:uxuh 仓颉:yjvmj 郑码:sezs 四角:00441
笔顺编码41431135514143112
笔顺笔画丶一丶ノ一一ノフ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
笔顺名称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撇 撇折 撇折 提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

“辫”字的意思

1.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:发(fà)辫。辫子(a.发辫;b.像辫子的东西;c.喻把柄,如“抓辫辫”)。

2.像辫子的东西:蒜辫。

“辫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辮)

biàn ㄅㄧㄢˋ

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:发(fà)辫。辫子(a.发辫;b.像辫子的东西;c.喻把柄,如“抓辫辫”)。像辫子的东西:蒜辫。

英语 braid; pigtail, plait, queue

“子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ǐ]  

子

汉字
读音[zǐ]
注音ㄗˇ
部首[子]  子字旁
笔画总笔画:3 部外:0
异体字 㜽 仔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B50
其它编码五笔:bbbb 仓颉:nd 郑码:ya 四角:17407
笔顺编码521
笔顺笔画フ丨一
笔顺名称 横撇/横钩 竖钩 横

“子”字的意思

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14.姓。

“子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ǐ ㄗˇ

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 )。棋子儿。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姓。

英语 offspring, child; fruit, seed of; 1st terrestrial branch

德语 Substantiv-Suffix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