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牢结;不离散。
例缱,缱绻,不相离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
无纵诡随,以谨缱绻。——《诗·大雅》
英fast;
⒉ 情意深厚。
例少尽缱绻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以后对饮对唱,缠绵缱绻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英tenderly attached;
⒈ 纠缠萦绕;固结不解。
引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:“无纵诡随,以谨繾綣。”
马瑞辰 通释:“繾綣即紧絭之别体。”
高亨 注:“繾綣,固结不解之意。”
⒉ 引申为不离散。
引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繾綣从公,无通外内。”
杜预 注:“繾綣,不离散也。”
晋 潘岳 《为贾谧作赠陆机》诗:“昔余与子,繾綣东朝。”
⒊ 缠绵。形容感情深厚。
引唐 白居易 《寄元九》诗:“岂是贪衣食,感君心繾綣。”
宋 王安石 《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》诗:“久留非可意,欲去犹繾綣。”
明 刘基 《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》诗:“赠诗慰繾綣,俛仰空徘徊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与顾梁汾书》:“繾綣之情,兄固有之,弟亦何能不尔也。”
⒋ 引申为结交。
引清 金人瑞 《桃源行》:“父老十数引儿童,笑迎生客相繾綣。”
清 陆次云 《圆圆传》:“圆圆 曰:‘当世乱而公无所依,祸必至,曷不缔交於 吴将军,庶缓急有藉乎?’ 畹 曰:‘斯何时,吾欲与之繾綣,不暇也。’”
⒌ 特指男女恋情。
引唐 元稹 《莺莺传》:“留连时有恨,繾綣意难终。”
清 赵执信 《谒金门·赠金仙》词:“谁送暗香来枕畔,顿成新繾綣。”
欧阳予倩 《孔雀东南飞》第五场:“叫郎君多谢你深情缱绻,用什么表心中的万语千言!”
⒍ 引申为幽会。
引宋 陆游 《避暑漫抄》:“不过执衣侍膳,未尝得一繾綣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﹝ 秦钟 ﹞又与 智能儿 几次偷期繾綣,未免失於检点。”
⒎ 指夫妻关系。
引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七:“天须开眼!覷了俺学士哥哥,少年登第,才貌过人,文章超世,於人更美满。却教我,与这匹夫做繾綣?”
元 关汉卿 《四春园》第二折:“你则为鸞交凤友,更和这燕侣鶯儔,则为俺爷毒害,分繾綣,折绸繆。”
明 朱有燉 《香囊怨》第二折:“常言道夫乃是妇之天,若成了欢娱繾綣,儘今世永团圆。”
⒈ 情意缠绵不忍分离的样子。
引唐·元稹〈会真诗三十韵〉:「留连时有限,缱绻意难终。」
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一七》:「两个解衣就枕,鱼水欢情,极其缱绻。」
“缱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iǎn]
汉字 | 缱 |
---|---|
读音 | [qiǎn] |
注音 | ㄑㄧㄢˇ |
部首 | [纟] 绞丝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6 部外:13 |
异体字 | 繾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繾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F3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xkhp 仓颉:vmylr 郑码:zjyw 四角:25137 |
笔顺编码 | 5512512125151454 |
笔顺笔画 | フフ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フ一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 |
〔缱绻〕形容情意缠绵,难舍难分。绻(quǎn)。
基本字义
缱
(繾)
qiǎn ㄑㄧㄢˇ
〔缱绻〕情意缠绵,感情好得离不开。(繾)英语 attached to, inseparable; entangl
德语 liebevoll, liebend ,zugeneigt, zuget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