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裒克的意思

póu

裒克


拼音póu kè
注音ㄆㄡˊ ㄎㄜˋ

繁体裒剋

词语解释

裒克[ póu kè ]

⒈  犹裒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裒刻。

《南齐书·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:“三吴 奥区,地惟 河 辅,百度所资,罕不自出……而守宰相继,务在裒剋,围桑品屋,以准貲课。”

国语辞典

裒克[ póu kè ]

⒈  以苛税聚敛财物。也作「掊克」。

《南齐书·卷四〇·武十七王传·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:「而守宰相继,务在裒克,围桑品屋,以准赀课。」

“裒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póu]  

裒

汉字
读音[póu]
注音ㄆㄡˊ
部首[衣]  衣字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6
异体字 襃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8D2
其它编码五笔:yveu|yeeu 仓颉:yhxv 郑码:snrh 四角:00732
笔顺编码413215113534
笔顺笔画丶一ノ丨一フ一一ノフ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竖 横 横折 横 横 撇 竖提 撇 捺

“裒”字的意思

1.聚:裒辑。裒然成集。

2.取出:裒多益寡(取有余,补不足)。

“裒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póu ㄆㄡˊ

聚集:裒集。裒辑。裒敛。减少:裒多益寡(减有余以补不足)。

英语 collect, gather, assemble; praise

德语 sammeln, einsammeln ,Pou (Eig, Fam)

“克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è]  

克

汉字
读音[kè]
注音ㄎㄜˋ
部首[十]  十字旁
笔画总笔画:7 部外:5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剋 尅 ????
字形结构上中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4B
其它编码五笔:dqb 仓颉:jrhu 郑码:edjr 四角:40212
笔顺编码1225135
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一ノフ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

“克”字的意思

1.能:克勤克俭。不克分身。

2.克服;克制:克己。以柔克刚。

3.攻下据点;战胜:克复。克敌。攻必克。

4.消化:克食。克化。

5.姓。

6.严格限定(期限):克期。克日。

7.质量或重量单位,符号g。1克等于1千克(公斤)的千分之一。[法gramme]

8.藏族地区容量单位,1克青稞约重25市斤。

9.藏族地区地积单位,播种1克(约25市斤)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,1克约合1市亩。“剋(尅)”

“克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剋)

kè ㄎㄜˋ

能够:克勤克俭。战胜,攻下:攻克。克复(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)。制伏:克服。克制。克己奉公。以柔克刚。严格限定:克日。克期。克扣。消化:克食。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: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。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,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;亦是其地积单位,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,约合一市亩。

英语 gram; overcome; transliteration

德语 Gramm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