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以礼征召贤能。
⒈ 以礼征召贤能。
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知实》:“如 孔子 先知,宜知诸侯惑於谗臣,必不能用,空劳辱己,聘召之到,宜寝不往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与沉渊荐沉驎士表》:“元嘉 以来,聘召仍叠,玉质踰洁,霜操日严。”
宋 范仲淹 《上执政书》:“至於嵓穴草泽之士,或节义敦篤,或文学高古,宜崇聘召之礼,以厚浇竞之风。”
⒈ 用礼物招请贤能。
引《新唐书·卷四七·百官志二》:「慰问、聘召,则莅封题。」
宋·范仲淹〈上执政书〉:「至于喦冗草泽之士,或节义敦笃,或文学高古,宜崇聘召之礼,以厚浇竞之风。」
“聘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pìn]
汉字 | 聘 |
---|---|
读音 | [pìn] |
注音 | ㄆㄧㄣˋ |
部首 | [耳] 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7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05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bmgn 仓颉:sjlws 郑码:ceaz 四角:15427 |
笔顺编码 | 1221112512115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 横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竖折折钩 |
1.请人担任某种职务:聘请教员。
2.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:聘使往来。
3.定亲:聘礼。
4.嫁:聘姑娘。出聘。
基本字义
聘
pìn ㄆㄧㄣˋ
访问:聘问(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)。通聘。聘使往来。请人担任职务:聘书。聘用。聘请。招聘。定婚或女子出嫁:聘礼(彩礼)。聘金。聘姑娘。英语 engage, employ; betroth
德语 anstellen (V)
“召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zhào] [shào]
汉字 | 召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ào][shào] |
注音 | ㄓㄠˋ|ㄕㄠˋ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2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邵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E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vkf 仓颉:shr 郑码:ydj 四角:17602 |
笔顺编码 | 53251 |
笔顺笔画 | フノ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横折钩 撇 竖 横折 横 |
[zhào]
1.召唤:召集。他已被上级召回北京。
2.姓。
3.寺庙(多用于地名):乌审召。罗布召(都在内蒙古)。[蒙]
[shào]1.周朝国名,在今陕西凤翔一带。
2.姓。
基本字义
召
zhào ㄓㄠˋ
召唤:召集。召见。召致,引来:召祸。召人怨。其它字义
召
shào ㄕㄠˋ
◎ 古同“邵”,古邑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。(三)姓氏。
英语 imperial decree; summon
德语 auffordern, herbeizitieren ,berufen, versammeln ,zusammenberufen ,Zhao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