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肚子里可以摸得到的硬块,是脾脏肿大引起的,也叫“痞积”。伤寒病、败血病、慢性疟疾、黑热病等都会发生这种症状。
英a lump in the abdomen;
⒈ 腹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。
引元 朱震亨 《丹溪先生心法·积聚痞块》:“痞块在中为痰饮,在右为食积,在左为血块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百病主治药上·积聚症瘕》:“同独蒜、穿山甲、盐、醋调,贴痞块,化为脓血。”
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缄愁》:“膏肓虽入在三春后,那痞块先成在十月头。”
⒈ 中医上指腹腔中因脾脏肿大或其他疾病而产生的硬块。
“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pǐ]
汉字 | 痞 |
---|---|
读音 | [pǐ] |
注音 | ㄆㄧˇ |
部首 | [疒] 病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7 |
异体字 | 脴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5D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gik|udhk 仓颉:kmfr 郑码:tgj 四角:00169 |
笔顺编码 | 413411324251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丶一一ノ丨丶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点 提 横 撇 竖 点 竖 横折 横 |
1.痞块,肚子里可以摸得到的硬块。
2.恶棍;流氓:地痞。痞棍。
基本字义
痞
pǐ ㄆㄧˇ
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,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,称“痞块”、“痞积”。 恶棍,流氓:痞子。地痞。文痞。痞里痞气。英语 dyspepsia, spleen infection
德语 Raufbold; Rohling; Schurke
“块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uài]
汉字 | 块 |
---|---|
读音 | [kuài] |
注音 | ㄎㄨㄞˋ |
部首 | [土] 提土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塊 凷 墤 㙕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塊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75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nwy 仓颉:gdk 郑码:bxgd 四角:45180 |
笔顺编码 | 12151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フ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提 横折 横 撇 捺 |
1.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:糖块儿。把肉切成块儿。
2.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:两块香皂。三块手表。一块桌布。一块试验田。
3.用于银币或纸币,等于“圆”:三块钱。
基本字义
块
(塊)
kuài ㄎㄨㄞˋ
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:土块儿。 量词,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:一块地。两块糖。 量词,用于银币或纸币,相当于“元”:一块钱。英语 piece, lump; dollar
德语 ZEW für Rechteckige Dinge, Währungseinheit (Zäh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