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佩玉的意思

pèi

佩玉


拼音pèi yù
注音ㄆㄟˋ ㄩˋ

词语解释

佩玉[ pèi yù ]

⒈  贵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。

jade weared by baron;

⒉  佩戴玉器。

wear jade artic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。
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君子在车,则闻鸞和之声,行则鸣佩玉。”
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“大命不敢请,佩玉不敢爱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:“叔仪 乞粮於 鲁 人,歌佩玉而呼庚癸。”
唐 刘长卿 《游四窗》诗:“长笑天地宽,仙风吹佩玉。”

⒉  佩带玉饰。
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古之君子必佩玉。”
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·纪文献》:“﹝ 刘文正 ﹞真有冠冕佩玉之风。”
1. 用作佩饰之玉。 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下车以珮玉为度。”
唐 白居易 《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》诗:“蹇步何堪鸣珮玉,衰容不称著朝衣。”
金 元好问 《范文正公真赞》:“朱衣玄冠,珮玉舒徐。”

⒊  佩挂玉饰。

宋 张元干 《沁园春·梦与道人对歌》词:“任紆朱拖紫,围金珮玉,青钱流地,白璧如坻。”
《群音类选·扊扅记·梦回纪怨》:“无心翻贝叶,有梦逐桃花,珮玉衣霞,女菩萨从天下。”

⒋  借指百官。

宋 陆游 《立春前四日谢雪方拜天庆庭中雪复作》诗:“珮玉珊珊謁众真,竟烦一雪慰疲民。”

国语辞典

佩玉[ pèi yù ]

⒈  佩戴玉饰在身上。

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:「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,曰:『佩玉橤兮,余无所系之;旨酒一盛兮,余与褐之父晲之。』」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讔》:「叔仪乞粮于鲁人,歌佩玉而呼庚癸。」

“玉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ù]  

玉

汉字
读音[yù]
注音ㄩˋ
部首[玉]  玉字旁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0
异体字 王 ????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389
其它编码五笔:gyi 仓颉:mgi 郑码:cs 四角:10103
笔顺编码11214
笔顺笔画一一丨一丶
笔顺名称 横 横 竖 横 点

“玉”字的意思

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

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

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
“玉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ù ㄩˋ

石头的一种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略透明,可雕琢成工艺品:玉石。玉器。玉玺(君主的玉印)。抛砖引玉。金玉良言。玉不琢,不成器。美,尊贵的,敬辞:玉泉。玉液(美酒)。玉言。玉姿。玉照(敬称别人的照片)。玉宇(a.天空;b.瑰丽的宫阙殿宇)。亭亭玉立。金科玉律。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姓。

英语 jade, precious stone, gem

德语 Radikal Nr. 96 = Jade (alternativ auch 王 in anderen Zeichen benutzt)​ (S)​,Jade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