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炮燖的意思

pàoxún

炮燖


拼音pào xún
注音ㄆㄠˋ ㄒㄨㄣˊ

词语解释

炮燖[ pào xún ]

⒈  烧炙。语出宋罗泌《路史·禅通纪·炎帝》:“﹝炎帝神农氏﹞修火之利,以炮以燖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烧炙。

语出 宋 罗泌 《路史·禅通纪·炎帝》:“﹝ 炎帝 神农氏 ﹞修火之利,以炮以燖。”
清 姚燮 《双鸩篇》:“马死弃鞍轡,茧足徒步如炮燖。”

“炮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páo]   [bāo]   [pào]  

炮

汉字
读音[páo][bāo][pào]
注音ㄆㄠˊ|ㄅㄠ|ㄆㄠˋ
部首[火]  火字旁
笔画总笔画:9 部外:5
异体字 炰 砲 礮 礟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0AE
其它编码五笔:oqnn 仓颉:fpru 郑码:uory 四角:97812
笔顺编码433435515
笔顺笔画丶ノノ丶ノフフ一フ
笔顺名称 点 撇 撇 点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

“炮”字的意思

[pào]

1.口径在2厘米以上,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,火力强,射程远。种类很多,有迫击炮、榴弹炮、加农炮、高射炮等。也叫火炮。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。火药发明后,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。

2.爆竹:鞭炮。花炮。

3.爆破土石等在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。

[páo]

1.炮制中药的一种方法,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,使它焦黄爆裂,如用这种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。

2.烧;烤(食物)。

[bāo]

1.烹调方法,用锅或铛在旺火上炒(牛羊肉片等),迅速搅拌:炮羊肉。

2.烘焙:湿衣服搁在热炕上,一会儿就炮干了。

“炮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páo ㄆㄠˊ

 ◎ 烧:炮炙。炮烙(luò)。炮制。

其它字义

bāo ㄅㄠˉ

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: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。一种烹调方法,在旺火上急炒:炮羊肉。

其它字义

pào ㄆㄠˋ

重型武器的一类,有迫击炮、高射炮、火箭炮等:炮兵。炮弹。爆竹:鞭炮。花炮。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“炮”。

英语 large gun, cannon; artillery

德语 Kanone ( Spielfigur im chin. Schach )​ (S)​,Kanone (S)​,Schusswaffe (S)

“燖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xún]  

燖

汉字
读音[xún]
注音ㄒㄩㄣˊ
部首[火]  火字旁
笔画总笔画:16 部外:12
异体字 燂 燅 爓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1D6
其它编码五笔:ovaf 仓颉:fsmi 郑码:uojd 四角:97846
笔顺编码4334511121251124
笔顺笔画丶ノノ丶フ一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丨丶
笔顺名称 点 撇 撇 点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提 竖 横折 横 横 竖钩 点

“燖”字的意思

1.用火烧熟。

2.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:“祭礼有腥、燖、熟三献。”

3.方言,用开水烫后去毛:扬汤燖毛。鸭毛不燖不净。

“燖”字的基本解释

xún ㄒㄩㄣˊ

用火烧熟。 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:“祭礼有腥、燖、熟三献。” 方言,用开水烫后去毛:扬汤燖毛。鸭毛不燖不净。

英语 reheat food

德语 aufwärmen (V)​,brühen (V)​,wärmen (V)​,aufwärmen, sich einsingen (V)​,brühen (V)​,wärmen (V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