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可吹成大气泡的口香糖。
英bubble gum;
“泡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pào] [pāo]
汉字 | 泡 |
---|---|
读音 | [pào][pāo] |
注音 | ㄆㄠˋ|ㄆㄠ |
部首 | [氵] 三点水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脬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CE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qnn 仓颉:epru 郑码:vry 四角:37112 |
笔顺编码 | 44135515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一ノフフ一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提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 |
[pào]
1.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造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:水泡。肥皂泡儿。
2.像泡一样的东西:灯泡儿。手上起了泡。
3.较长时间地放在液体中:两手在水里泡得发白。
4.故意消磨(时间):在茶馆泡了俩钟头。
[pāo]1.(泡儿)鼓起而松软的东西:豆泡儿。眼泡。
2.虚而松软;不坚硬:泡枣。泡线。这块木料发泡。
3.小湖(多用于地名):月亮泡(在吉林)。莲花泡(在黑龙江)。
4.用于屎和尿。
基本字义
泡
pào ㄆㄠˋ
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:泡沫。泡影(a.佛教用“泡”和“影”喻事物的生灭无常;b.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)。水泡。像泡的东西:电灯泡儿。用液体浸物品:泡茶。泡菜。泡饭。泡汤(喻事情或愿望落空)。故意消磨时间:泡病号。其它字义
泡
pāo ㄆㄠˉ
鼓起而松软的东西:眼泡。豆腐泡儿。虚而松软,不坚硬:泡桐。这块木料发泡。方言,小湖(多用于地名):泡子。月亮泡(在中国吉林省)。同“脬”,量词。英语 bubbles, suds; blister; soak
德语 blubbern, sprudeln ,durchdringen, durchfeuchten ,einweichen
“泡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pào] [pāo]
汉字 | 泡 |
---|---|
读音 | [pào][pāo] |
注音 | ㄆㄠˋ|ㄆㄠ |
部首 | [氵] 三点水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脬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CE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qnn 仓颉:epru 郑码:vry 四角:37112 |
笔顺编码 | 44135515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一ノフフ一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提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 |
[pào]
1.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造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:水泡。肥皂泡儿。
2.像泡一样的东西:灯泡儿。手上起了泡。
3.较长时间地放在液体中:两手在水里泡得发白。
4.故意消磨(时间):在茶馆泡了俩钟头。
[pāo]1.(泡儿)鼓起而松软的东西:豆泡儿。眼泡。
2.虚而松软;不坚硬:泡枣。泡线。这块木料发泡。
3.小湖(多用于地名):月亮泡(在吉林)。莲花泡(在黑龙江)。
4.用于屎和尿。
基本字义
泡
pào ㄆㄠˋ
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:泡沫。泡影(a.佛教用“泡”和“影”喻事物的生灭无常;b.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)。水泡。像泡的东西:电灯泡儿。用液体浸物品:泡茶。泡菜。泡饭。泡汤(喻事情或愿望落空)。故意消磨时间:泡病号。其它字义
泡
pāo ㄆㄠˉ
鼓起而松软的东西:眼泡。豆腐泡儿。虚而松软,不坚硬:泡桐。这块木料发泡。方言,小湖(多用于地名):泡子。月亮泡(在中国吉林省)。同“脬”,量词。英语 bubbles, suds; blister; soak
德语 blubbern, sprudeln ,durchdringen, durchfeuchten ,einweichen
“口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ǒu]
汉字 | 口 |
---|---|
读音 | [kǒu] |
注音 | ㄎㄡˇ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3 部外: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叩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E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kkk 仓颉:r 郑码:ja 四角:60000 |
笔顺编码 | 25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|
1.嘴。
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
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
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
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
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
7.指口味:口重。
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
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
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
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基本字义
口
kǒu ㄎㄡˇ
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英语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
德语 Öffnung (S),Mund (S),ZEW für Dinge mit einem Mund , einer Öffnung wie Menschen, Haustiere, Brunnen, Schächte, Kanonen (Zähl),Kou (Eig, Fam),Radikal Nr. 30 = Mund, Öffnung, Eingang, Mündung (S, Sprachw),ZEW für Familienmitglieder (Zähl)
“香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xiāng]
汉字 | 香 |
---|---|
读音 | [xiāng] |
注音 | ㄒㄧㄤ |
部首 | [香] 香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0 |
异体字 | 㿝 䅨 薌 麘 稥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99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jf 仓颉:hda 郑码:mfk 四角:20609 |
笔顺编码 | 31234251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竖 撇 捺 竖 横折 横 横 |
1.(气味)好闻(跟“臭”相对):香水。香皂。这花真香。
2.食物味道好:饭很香。
3.吃东西胃口好:这两天吃饭不香。
4.睡得踏实:睡得正香呢。
5.受欢迎;被看重:吃香。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。
6.香料:檀香。沉香。龙涎香。
7.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,燃烧时,发出好闻的气味,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,有的加上药物,可以熏蚊子:线香。蚊香。烧一炷香。
8.亲吻:香面孔。
9.姓。
基本字义
香
xiāng ㄒㄧㄤˉ
气味好闻,与“臭”相对:香味。香醇。芳香。清香。舒服:睡得香。味道好:这鱼做得真香。受欢迎: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。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:麝香。灵猫香。龙涎香。檀香。沉香。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:香闺。香艳。祭祖、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:香火。烧香拜佛。香炉。香烛。姓。英语 fragrant, sweet smelling, incense
德语 Weihrauch (S, Philos),appetitlich, gut schmecken (Adj, Ess),duftend, riechend (Adj),Xiang (Eig, Fam),Radikal Nr. 186 = Duft, duftend, fest, tief, Weihrau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