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泮汗的意思

pànhàn

泮汗


拼音pàn hàn
注音ㄆㄢˋ ㄏㄢˋ

词语解释

泮汗[ pàn hàn ]

⒈  水流广大貌。

⒉  犹流汗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黎民泮汗力作,蛮夷交胫肆踞。”马非百注:“泮,散。汗,汗水。”一说,犹畔岸,勤劳心意。见王利器校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水流广大貌。

⒉  犹流汗。一说,犹畔岸,勤劳心意。见 王利器 校注。
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黎民泮汗力作,蛮夷交脛肆踞。”
马非百 注:“泮,散。汗,汗水。”

国语辞典

泮汗[ pàn hàn ]

⒈  水流广大。

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:「溃渱泮汗,滇㴐淼漫。」

⒉  挥汗。
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「百姓或旦暮不赡,蛮夷或厌酒肉,黎民泮汗力作。」

“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pàn]  

泮

汉字
读音[pàn]
注音ㄆㄢˋ
部首[氵]  三点水
笔画总笔画:8 部外:5
异体字 冸 沜 頖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CEE
其它编码五笔:iufh|iugh 仓颉:efq 郑码:vub 四角:39150
笔顺编码44143112
笔顺笔画丶丶一丶ノ一一丨
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点 撇 横 横 竖

“泮”字的意思

1.融解。

2.岸。

3.泮池,古代学宫前的水池。清代称考取秀才为入泮。

“泮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pàn ㄆㄢˋ

散,解:冰泮。泮涣(融解,分散)。 〔泮池〕古代学宫前的水池。 〔泮宫〕古代的学校。 〔泮汗〕水广大的样子。 姓。

英语 Zhou dynasty school; disperse; fall apart

德语 auftauen, tauen, schmelzen [ hist ] (V)​,auseinander fallen [ hist ] (V)​,Pan (Eig, Fam)

“汗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hàn]   [hán]  

汗

汉字
读音[hàn][hán]
注音ㄏㄢˋ|ㄏㄢˊ
部首[氵]  三点水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3
异体字 ???? 焊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C57
其它编码五笔:ifh 仓颉:emj 郑码:vaed 四角:31140
笔顺编码441112
笔顺笔画丶丶一一一丨
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横 竖

“汗”字的意思

[hàn]

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,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。

[hán]

可汗(kèhán)的简称。

“汗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hàn ㄏㄢˋ

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:汗水。汗流浃背。出汗,使出汗:汗颜(因羞惭而出汗;泛指惭愧)。汗马功劳。汗牛充栋。

其它字义

hán ㄏㄢˊ

 ◎ 〔可(kè)汗〕见“可2”。

英语 perspiration, sweat

德语 Ausdünstung (S)​,Schweiß (S)​,Han (Eig, Fam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