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骈体文。
⒉ 即俳谐体。
⒈ 骈体文。
引宋 洪迈 《容斋续笔·龙筋凤髓判》:“百判纯是当时文格,金类俳体,但知堆垛故事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以 昌黎 之崛强,宜鄙俳体矣。”
⒉ 即俳谐体。 清 赵翼 有《戏为俳体遣闲》诗。
引宋 彭乘 《续墨客挥犀·作启事遗友生》:“孔 大夫 嗣宗 为浙漕,戏作启事以遗 洛中 友生……凡数百言,深得俳体。”
⒈ 一种讲求字句工巧、重视对偶声律的文体。
“俳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pái]
汉字 | 俳 |
---|---|
读音 | [pái] |
注音 | ㄆㄞˊ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8 |
异体字 | 徘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F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djd|whdd 仓颉:olmy 郑码:nkc 四角:21211 |
笔顺编码 | 3221112111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|
1.古代指滑稽戏,也指演滑稽戏的艺人。
2.诙谐;滑稽:俳谐。
基本字义
俳
pái ㄆㄞˊ
古代指杂戏、滑稽戏:优俳。演杂戏的艺人:俳优。俳倡。诙谐,玩笑,滑稽,幽默:俳文。俳谐。英语 actor; vaudeville show; insincere
德语 Reihe (S),reihen, ordn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