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巧嘴;巧舌。
⒈ 巧嘴;巧舌。
引唐 陆龟蒙 《登高文》:“前呵后骑,佞舌咿哑。”
宋 苏轼 《贺时宰启》:“某愚有赤心,老无佞舌。”
宋 德祐太学生《百字令》词:“鹃促归期,鶯收佞舌,燕作留人语。”
清 王夫之 《薑斋诗话》外编:“自 李贄 以佞舌惑天下, 袁中郎、焦若侯 不揣而推戴之。”
⒈ 谄媚而又善于说话的。
引明·李玉《占花魁·第二三出》:「看貂蝉佞舌,便你说:『论英雄谁数先?』」
“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nìng]
汉字 | 佞 |
---|---|
读音 | [nìng] |
注音 | ㄋㄧㄥˋ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侫 ???? ???? ???? 倿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5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fvg 仓颉:ommv 郑码:nbzm 四角:21244 |
笔顺编码 | 3211531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一フノ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横 撇点 撇 横 |
1.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:谄佞。奸佞。佞人。佞臣。
2.有才智:不佞(谦称自己)。
基本字义
佞
nìng ㄋㄧㄥˋ
有才智,旧时谦称:不佞。善辩,巧言谄媚:佞人(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)。佞幸(以谄媚而得宠幸)。佞史(为讨好当权者而歪曲篡改事实的历史)。佞臣。奸佞。英语 flattery; glib
德语 beredsam, wortgewandt
“舌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é]
汉字 | 舌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é] |
注音 | ㄕㄜˊ |
部首 | [舌] 舌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20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dd 仓颉:hjr 郑码:mi 四角:20604 |
笔顺编码 | 31225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丨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|
1.像舌头的东西:帽舌。火舌。
2.铃或铎中的锤。
基本字义
舌
shé ㄕㄜˊ
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、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:舌头。舌耕(a.指读书勤奋;b.旧时学者授徒,依口说谋生,好像农夫耕田得粟)。唇枪舌剑。 语言辩论的代称:舌战(激烈议论)。 像舌头的东西:帽舌。火舌。 铃或释中的锤。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。英语 tongue; clapper of bell; KangXi radical 135
德语 Radikal Nr. 135 = Zunge ,Sprache, Zunge (S),zungenförmig (Adj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