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新唐书·窦巩传》:“巩字友封,雅裕,有名于时。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,世号‘嗫嚅翁’。”后因以称懦弱畏事或不善辞令之人。指白居易。
⒈ 后因以称懦弱畏事或不善辞令之人。
引《新唐书·窦巩传》:“巩 字 友封,雅裕,有名于时。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,世号‘囁嚅翁’。”
元 杨弘道 《赠刁益之》诗:“应接尚无衰惫气,不应便作囁嚅翁。”
清 唐孙华 《次王随庵七十自寿诗原韵》之二:“避世聊为漫浪叟,少言甘号囁嚅翁。”
⒉ 指 白居易。参阅 唐 范摅 《云溪友议》卷四。
引宋 苏轼 《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》:“小蛮 知在否,试问 囁嚅翁。”
王文诰 辑注:“次公 曰:囁嚅翁,乃 乐天 也。”
“嗫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niè]
汉字 | 嗫 |
---|---|
读音 | [niè] |
注音 | ㄋㄧㄝˋ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囁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囁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5E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bcc 仓颉:rsje 郑码:jcxx 四角:61047 |
笔顺编码 | 251122111545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横撇/横钩 点 横撇/横钩 捺 |
〔嗫嚅〕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。嚅(rú)。
基本字义
嗫
(囁)
niè ㄋㄧㄝˋ
〔嗫嚅〕口动,吞吞吐吐,想说又停止。(囁)英语 move lips as when speaking; hesitation
“翁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ēng]
汉字 | 翁 |
---|---|
读音 | [wēng] |
注音 | ㄨㄥ |
部首 | [羽] 羽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4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FC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cnf 仓颉:cism 郑码:ozyy 四角:80127 |
笔顺编码 | 3454541541 |
笔顺笔画 | ノ丶フ丶フ丶一フ丶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捺 撇折 点 横折钩 点 提 横折钩 点 提 |
1.年老的男子;老头儿:渔翁。
2.父亲。
3.丈夫的父亲:翁姑(公公和婆婆)。
4.妻子的父亲:翁婿(岳父和女婿)。
5.姓。
基本字义
翁
wēng ㄨㄥˉ
老头儿:老翁。渔翁。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。父亲: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。丈夫的父亲:翁姑(公婆)。妻子的父亲:翁婿。姓。鸟颈毛。英语 old man; father, father-in-law
德语 Weng (Eig, Fam),alter Mann